3D NAND Flash奋勇接棒服务大数据 自主控制芯片成竞争砝码|集邦科技记忆体储存事业处协理|杨文得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王琼芳 时间:2014-06-09 15:57

  受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企业级SSD应用的强劲成长,2013年NAND Flash需求年增长率高达46%。从制程转进的步伐来看,2013年,2X纳米与1X纳米仍是NAND Flash的主流制程,不过随着NAND Flash制程微缩逐渐逼近物理极限,各企业已经开发出3D NAND Flash来突破单位面积存储容量的限制,在三星、东芝和美光等厂商的引领下,其他阵营也已加速3D NAND Flash的开发进度。“闪存市场只剩下四大阵营,以前核心武器是增大市占率、成本最低,而现在是尽快推出产品,并满足客户的要求。整体来看,是从过去的价格导向转变为现在的技术导向和产品导向,未来谁能领先快速推出可用的总体解决方案,谁就是赢家”集邦科技记忆体储存事业处协理杨文得如是说到。

集邦科技记忆体储存事业处协理杨文得

  1X纳米逼近物理极限 3D NAND Flash接棒在即

  存储是电子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单位面积实现更大容量,读写速度更快是企业和用户一直的需求,特别是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概念的轰炸之下,企业级用户对NAND Flash存储的容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在消费类手持端,越来越多的软件应用和高清视频也催生了NAND Flash容量和性能的升级,这就要求NAND Flash通过工艺制程的演进来实现更佳的性能。然而,目前NAND Flash工艺制程到了1X纳米,已逼近物理极限,代表更高水准的3D工艺应运而生。

  集邦科技记忆体储存事业处协理杨文得表示,根据半导体技术演进的规律,NAND Flash的平面微缩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如果再往下走,良率和设备的资金投入都将是难点。所以,部分公司直接走向3D结构。

  从成本和良率等多方面考量,3D工艺的到来已经迫在眉睫。形象地形容,3D结构就像是盖房子,在单个Flash平面往上盖很多层,如此,单位面积就会有更多的颗粒产出。3D制程可使得Flash在容量和成本上更出色,但相应的,企业在3D工艺上的投入也并非一般人想象。

  杨文得赞同说:“一是庞大的资金,二是技术的突破。过去大家习惯2D平面的微缩,现在变成盖房子,需要花很多时间和金钱去营造。当下的关键是,几大厂商不仅要把这个技术做出来,还要做得便宜,良率很好,并且能快速导入市场,这是最具挑战的地方。”

  3D工艺的资金投入是巨大的,都是以10亿美金为单位,上百亿美金的都有。记者获悉,去年整个3D产业的支出是70亿美金,今年可能会增加到90亿美金。除此之外,3D的技术门槛也很高,晶圆的叠层、电路设计和蚀刻工艺等都体现了较高的技术水准,光有资金不一定能生产出来。

  目前,五大巨头(三星、东芝、美光、海力士和英特尔),加上台湾闪迪,都在全面往3D方向导入,唯一的差别是,三星已经推出产品,其他家则落后一段时间。而在技术上,几家公司各有所长,差异主要体现在晶圆排列的结构上面。

  相对于平面NAND Flash,3D NAND Flash优势到底如何?杨文得称,最大的优势在于,单位面积容量提升比较快,比如当前存储产品的主流容量是64G/bit,而3D Nand Flash以三星和东芝为例,它们的单个芯片初期存储容量是128G/bit,但很快就会跳到256G/bit。如此一来,房子就可以盖到很高,到512G、768G甚至是1TB,所以在良率正常的情况下,单位成本会变得很便宜,这是它最大的优势。另外,读写速度上面比1X纳米也有提升,而功耗却不会有太大差别。

  3D结构需要不断堆叠层数,那么在层数上是否无止境?杨文得表示:“以三星和东芝为例,目前可叠24层,下一个阶段能跳到32层,极限层数现在还很难讲,现在各家技术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如果良率能克服,会一直往上盖,至于厚度问题,会用把晶圆不断磨薄的方式来突破。”

  三星成为引领者 SSD待良率过关抢先起用

  目前,各大巨头在3D的进度不同,三星领先量产且进度比较清晰,但目前也仅处于给服务器厂商送样、做认证的阶段,其他厂商多处在小量试产的阶段,最快会在明年上半年进行量产。

  集邦科技杨文得预计,2014年采用3D工艺的NAND Flash出货量会在3%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三星的贡献,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其他厂商的量会逐渐加入进来,2015年3D产品可能会达到整个Flash市场20%的市占率。

  “从应用端来看,SSD绝对会首先需要3D工艺制程,因为不管是笔记本厂商,还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厂商,都希望能降低存储单位面积的成本。目前手机的内存容量都不大,如16G、32G和64G,但笔记本存储的容量需求都非常大,如128G、256G等,厂商习惯把SSD跟传统的硬盘进行比较,目前SSD的价格高出传统硬盘达9倍之多,所以将3D做进SSD降低成本,是非常必要的举措。”杨文得说。

  转进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生产良率。杨文得告诉记者,提升良率的关键是要如何把它做到固态硬盘(SSD),或者做到eMMC、eMCP等手机内存里面去,这两个是最关键的应用,还有就是如何让它的速度更快,以及存储数据不要因为良率而流失。

  目前联想、戴尔、华为等诸多厂商仅在高端产品使用SSD,原因就在于单位面积的成本太高,短时达到传统硬盘的价格比较难,但3D工艺能帮助SSD把跟传统硬盘的价格由9倍的差距缩小到2-3倍,所以能打动这些厂商去使用SSD。

  “其实SSD的优势很多,不耗电、读写速度快、资料保护到位,何时3D工艺能让SSD的成本降到跟传统硬盘差不多,这些终端笔记本厂商就会去使用,可能还包括随后兴起的服务器硬盘,如阿里巴巴,华为网络设备部门等,越来越多地需要反应快速的网络运算,需要SSD让速度变得更快。”杨文得说。

  除此,故障分析也是难解决的问题。“存储原厂会跟后端的封装测试厂商来共同解决问题,会在一开始就投入技术和设备来跟踪解决困难。”杨文得说。

  自主控制芯片成砝码 竞争格局不会“一家独大”

  目前,三星电子已经开始生产“V-NAND”,东芝与SanDisk已经发力“BiCS”,SK海力士与美光、英特尔阵营也明确宣告各自3D NAND Flash的蓝图将接棒16纳米。

  集邦科技杨文得告诉记者,每种3D技术都会有各自的专利,三星快于其他厂商的原因,在于自己能够生产控制芯片。在开发NAND Flash的同时,控制芯片也同步开发,二者在时间上可保持同步,同时,由于整个进程都在同一家公司内部完成,既可缩短沟通时间,也可提升故障解决的效率。

  据悉,以前NAND Flash的生产流程是,存储厂商将设计好的NAND Flash交给主控厂商做测试,然后再发回来,一来一往时间浪费很多。而更重要的是,这样难以客制化将Flash的效能发挥到最好。三星并不主打价格便宜,重点在技术的效率和良率,能够尽量满足腾讯、阿里巴巴这些大数据厂商的需求。

  相比之下,东芝、海力士、闪迪则要依靠其它控制芯片厂商,比如Marvell、LSI(LSI已被新加坡的Avago并购),台湾厂商群联、慧荣等来生产NAND Flash产品,中间的时间差会减慢产品上市的进程。

  “这是三星策略的重点,领先其它厂商一年时间,是很大的优势。”在杨文得看来,未来闪存的竞争不只是NAND Flash的生产,更是靠控制芯片的搭配。东芝、闪迪和海力士,也意识到自主开发主控芯片,能提升成品推出的效率,所以从去年开始,也开始自主开发主控芯片。

  对于未来的竞争态势,杨文得表示,虽然三星目前有领先优势,但在未来竞争格局方面,三星不会独大,明年其它家就会陆续量产,而且独大对业界也不会健康。巨头公司如何获取更大的市占率?他说:“其实闪存市场只剩下四大阵营,以前核心武器是增大市占率、成本最低,而现在是尽快推出产品,并满足客户的要求,整体来看,是从过去的价格导向转变为现在的技术导向和产品导向,未来谁能领先快速推出可用的总体解决方案,谁就是赢家。”

  在产线的建设上面,杨文得称,2D跟3D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重新设一条3D产线的成本,比从2D转移到3D要划算,东芝在日本的第5号厂,以及三星在西安建的3D工厂,都是全新的产线,设备也都是全新购买。目前来看,3D良率还不成熟,而1X纳米良率相对较高,成本也较低。从制程的转换顺序来看,1X纳米过后还有一个1Y和1Z纳米,1Z到时也会跟3D平行,当3D单位成本变得更好,良率变得更高之后,才会慢慢取代1Z。

  除了国际巨头的争相竞技,国内厂商的机会在哪里?杨文得表示,现在3D NAND Flash实力大的都是那几大原厂,国内公司(包括台湾)都是跟三星、东芝、美光购买晶圆,然后来做模组,比如大陆江波龙、佰维过去在卡片机、U盘等消费级市场做得不错,但3D更多是企业级的应用,这对它们来说会比较陌生,也比较辛苦。还有,五大厂商掌控着全球的wafer资源,在价格谈判方面,国内厂商不太会有明显的优势。

  杨文得表示,尽管国内厂商难以在3D环节跟国际大厂同步,但NAND Flash市场的饼很大,佰维和江波龙等都是非常有弹性的公司,不一定要去争中兴、华为这样的大客户,找准利基市场机会依然很多。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