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方浩一:中国等离子电视发展空间不容小觑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时间:2006-11-21 19:46
近一两年来,在中国的平板电视领域,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无论从市场的争夺,还是从言辞的反击上都可谓如火如荼。那么,未来等离子电视的发展趋势如何?液晶电视是否是等离子电视的替代产品?中国信产部高清数字电视推荐性标准在业界的反响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赴福州采访了业界等离子彩电的领军企业——日立数字映像(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立)董事、总经理绪方浩一先生。
记者:在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因采用先进的ALIS屏幕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日立picturemaster影像大师),使得日立的等离子成为业界高端产品的代名词。而在中国广大消费者心目中,一提起等离子就会想到日立。请问,ALIS屏幕技术的优势在哪里?在中国市场,采用这项技术的还有哪些厂家?
绪方浩一:ALIS这项先进的屏幕技术采用自日立集团内部的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株式会社(简称FHP)。与VGA相比较而言,ALIS的技术优势在于分辨率更高和亮度更高。ALIS屏幕通过单数线和双数线每1/60秒交替发光,有效提高画面的亮度、对比度,并且延长了屏幕寿命。比如日立今年早些时候生产的42英寸等离子电视,采用的是分辨率为1024×1024的ALIS屏幕;ALIS屏幕峰值亮度为1400cd/m2、屏幕寿命为60000小时。而采用VGA幕技术的那部分42英寸等离子电视,其分辨率为852×480,其画面清晰度和亮度都和ALIS屏幕无法相比。
日立公司于2005年9月正式宣布停止生产VGA等离子电视,进一步专注于ALIS等离子电视的生产和销售,以不断满足即将到来的中国数字电视时代的需求。
目前,日立生产的ALIS屏幕等离子电视在中国高端等离子产品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另外,中国市场也有部分厂家在其高端产品中采用ALIS技术。记者:在中国,消费者对于液晶电视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等离子电视。更有一种论调,认为液晶电视是等离子电视的替代品,对此你的看法如何?你认为背投电视、液晶电视及等离子电视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绪方浩一:我认为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各有千秋。比如在一个家庭里,面积较小的卧室或餐厅等地方可以摆放26~37英寸的液晶电视,而面积较大的客厅里可以摆放42~55英寸的等离子电视。
在中国,市场将42英寸作为分水岭,42英寸以下液晶屏占主导,42英寸及以上等离子屏占主导。液晶电视是随着电脑的应用、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先是小英寸的电脑屏,之后发展到大英寸的电脑屏,再后来才应用到电视上。而等离子一上市就应用于电视屏,而且尺寸就定位在大屏幕上。液晶屏和等子离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后者的动态清晰度高和彩色还原性好。而且尺寸越大,等离子这方面的优势就越发明显。
在中国,人们对于等离子有认识上的偏差,这和宣传有关。再加上许多中国的家电企业都是生产液晶电视的,阵营很庞大,有这种想法我们理解。其实,对于日立是主攻液晶电视还是等离子电视问题,日立公司内部已经讨论了10年之久。最后的结果是,我们选择了等离子。
至于背投电视、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发展趋势我认为是:背投电视的市场份额会逐渐降低;而液晶电视的需求量会增大;消费者对于大尺寸的等离子的需求也会加大。而液晶屏和等离子屏会交互发展,各有消费群。
记者:今年,在中国市场,日立生产的等离子电视所占份额预计多少?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总经理有何打算?是继续坚持走“等离子路线”,还是有其他的发展目标?
绪方浩一:据权威调查公司的数据示,今年我们的等离子电视销售情况比较好,与销量排名前茅的另一日资品牌不分伯仲,交替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在“五一”黄金周期间,我们的销量甚至超过对手,而去年同期,在中国市场,我们的等离子电视销售份额与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的情况是,我公司已和某品牌一起占有中国等离子电视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并逐渐拉大与第三名的差距,预计今年的销售量可达10万台。
日立成立于2001年,最初生产背投彩色电视,随后液晶投影机及等离子电视陆续投产,并于2005年正式引入PDP面板(等离子面板)模块生产线并投产,同时成为“央视高清合作伙伴”。公司目前的产品线很齐全,电视方面既有等离子电视,也有液晶电视和背投电视,另外还有液晶投影机和DVD摄像机可供消费者选择。我们的目标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世界顶端数字视像产品,不断扩大等离子和其他视像产品的市场份额,今年力争实现销售额突破40亿元(含出口)。
上一篇:李焜耀:我们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