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影响了你的商业判断?
来源:英才 作者: 时间:2006-12-04 07:11
“国外资金对房地产的炒作,已成为目前中国经济的一种严重祸害。”5月15日,易宪容以其一贯的尖锐,撰文提请政府警觉起来,重新审查现行的有关法律制度,遏制和打击房地产炒作行为。
在近两年来的各种媒体上,易宪容出镜率极高,尤其是他对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了无情的抨击,这位特立独行的学者被称为仗义执言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成了国内房地产界最红的人。
他正是我们称之为商业社会“意见领袖”的那一类人,是那些能够表达、汇聚、传递自己的观点意见,进而影响普通人群的言论者的代表。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可以说是传播学的经典概念之一,在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意见领袖,而他们的言论和观点则通过媒体报道、网站论坛、博客文章进行信息传播,进一步而言,还能创造或改变舆论、建构经济热点,甚至乎影响股市。
当然,他们之所以成为“意见领袖”,正是源于他们对社会经济问题有着自己独立的观点,这些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既有与他们所接近的新闻媒体的交流互动,又因为他们自身的地位、学识、财富、权力和影响力,从而成为更广大群体的感召者和代言人。
最典型的莫过于经济学家群体,由于市场经济热点为万众关注的焦点,对普通民众来说,经济学家就是解读市场的“看得见的手”,他们自然也成了实质意义上的“意见领袖”。
在今年3月,经济学家吴敬琏开口“声讨”郎咸平,认为改革讨论不能“捣糨糊”。此言一出,从而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在舆论大战中,支持者认为确实应该彻底反思改革中的教训和错误,而反对者则质问吴敬琏是打着“改革”的旗号,甚至给他戴上了利益集团代言人的帽子。
不过,吴敬琏再火,也火不过郎咸平。从2005年百度搜索引擎的年度财经人物榜上,搜索量最大的人,是郎咸平。一项对经济学家的社会调查结果来看,郎咸平的认同率也排在吴敬琏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