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拉的最后演出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 时间:2006-12-04 07:11
“是时候应该离开了,诺基亚需要改变。”约玛·奥利拉对记者说。6月1日,当奥利拉时代结束的那一刻,传承者会带着数倍于当年缔造诺基亚帝国者的压力面对难以预测的挑战。
15年的历史痕迹
奥利拉说:“诺基亚是从一个小国走出的跨国品牌,成功没有秘诀,但是必须有正确的决定和有效的执行力。”
诺基亚在20世纪90年代初更早地看到移动通讯的前景,比较早地预见到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机构,包括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这样的眼光让诺基亚在移动通信领域有更积极的战略和更大的投资。一切都做得扎实而坚决。
在担任CEO期间,他认为做得最好的一个决定是在1993年~1994年间比较早而且大规模地在中国开始研发和生产的投入。诺基亚最早进入的亚洲市场是中国,通过中国市场诺基亚更多地了解了亚洲用户与欧美用户有什么不同。这种价值是难以描画的,因为对诺基亚而言,不走出芬兰甚至欧洲,就不会拥有广阔的市场。
在他最后一次以诺基亚CEO身份访华时留下了一份“纪念品”:拉开了世界上最大的集技术研发、产品设计、零配件供应、物流、生产和地区总部于一体的移动通信高科技园区的大幕。
现在诺基亚在中国市场手机占有量第一,但2004年之前,诺基亚却长时间尾随在摩托罗拉身后。奥利拉说:“我们不能输掉这个市场,我们不喜欢败,我们认为我们有能力做得更好。”随后,诺基亚在中国调整战略,在产品分销渠道和产品组合上积极调整,然后,有了今天。
虽然现在大家不再宣扬个人英雄主义,都在强调团队精神,但是一个领导者必然要在企业中留下自己的性格印痕。跟对了老板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因为一个好的老板就像一只狮子,即使带领的是一群羊,这群跟在狮子后面的羊最后都会变成狮子。
“诺基亚不是一个人的舞台。” 奥利拉不认为是某个人成就了今天的诺基亚,但是人们还是相信,有着鹰一样眼睛的奥利拉是诺基亚成功的秘诀。
酷爱冒险的教练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诺基亚从花旗银行挖到一位名叫奥利拉的人,他成了诺基亚公司的最大收获。他在芬兰被视为公司英雄,正是这个酷爱冒险的人把诺基亚这个原本生产胶靴和电缆的工业集团转变成世界首屈一指的世界通信企业。
1988年诺基亚几乎被美国和日本劲敌压垮之时,奥利拉及一批30多岁的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当年38岁的奥利拉负责规模还很小的移动电话市场部,第一次品尝到产业管理的滋味。1992年诺基亚董事会突然任命41岁的奥利拉担任首席执行官,尽管奥利拉对这一职位并不那么渴望,但他对诺基亚未来的构想却使同事们受到鼓舞。“我们不可能在许多领域都做到世界一流,必须要在各种业务中选择一个。但是在其他领域,也许有100多家公司都比我们更有可能成功。”
此时欧洲正朝移动电话的数字标准化方向发展,为欧洲制造商提供一个广阔而统一的本地市场,如果诺基亚公司能把资源集中在移动通信领域,它便有可能抓住一个充任领头羊的机会。
“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同员工沟通讨论如何走出困境,我就像一个教练,教练一定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在困难的时候。在大家庭一样的气氛中,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诺基亚产生了凝聚力。” 奥利拉说道。
他加强了研究力量,加强了与主要供货商之间的联系,诺基亚操作简便的移动电话不但全部带有典型的电视屏幕式显示屏,还对电话做了专门处理,使型号相同但小有差别的电话适用于全球范围的不同频率和标准。此时,摩托罗拉却仍在加强模拟技术研究,使欧洲和亚洲日益增长的数字技术产品市场处于诺基亚和爱立信这两家北欧电信企业的控制之下。
“割掉其他业务集中发展手机冒了很多风险,我们竭尽全力,或者说孤注一掷更正确,但是我们做得非常成功。”奥利拉说到这里高兴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