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之战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4 00:41

    

       硬件先行的数字家庭战役还没有胜利者,巨头们仍在前仆后继。


    

       作者:陈亮


    

       在如火如荼的数字家庭战场,PC巨头们可不想充当看客。1月5日,联想在北京高调发布了其3C战略的重要棋子—实时多媒体协同技术,它实质上是一种PC的远程输入输出技术,通过实时压缩和截屏技术,将PC上的数据和程序平移到其他终端设备上,以实现PC的人机交互与计算的分离。“PC将不再是一个人独占的PC。”联想高级副总裁兼CTO贺志强说,“消费者不必购买价格高昂的Xbox 360和PS3等游戏机产品。”


    

       取代Xbox 360和PS3 ?联想的这个计划可谓大胆之极。据了解,联想目前的做法是在电脑主机上加装软件,终端上加装接收器“盒子”,从而实现对家电的无线控制,而这些“盒子”最终将植入家电设备中,这与微软当年的维纳斯计划、盛大的“EZplay”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很显然,联想的目的在于,使PC而不是游戏机成为未来数字家庭的核心。


    

       利润日趋微薄的PC厂商已经不能坐失良机。进入2007年,各路厂商进军数字家庭的脚步骤然加快。1月8日,盛大“EZplay 2007”展开内测,目前已经开始发放内测帐号。1月初,国际消费子产品展览会(CES)也拉开帷幕,其主题便是“数字家庭”,苹果、微软、索尼等公司纷纷拿出了自己最新的娱乐产品,目标毫无例外都是意图占领消费者的客厅。


    

       不过在中国市场,这些大牌厂商并不风光。由于消费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大牌游戏机制造商以硬件夺取市场份额、依靠游戏软件盈利的运作方式在中国进展不太顺利。IDC分析师袁勃说:“全球三大电视游戏主机厂商索尼、任天堂和微软对于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仍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这就给了联想等PC厂商以机会。随着双核乃至四核处理器的上市,PC的性能比以往已经有了大幅提高,这就给PC厂商的数字家庭计划奠定了基础。联想的优势,除了其标榜的实时多媒体协同技术外,就是其庞大的PC用户群。中国家庭的PC占有率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在现有硬件产品的基础上,以较低的成本平滑升级到数字家庭,将是一个相对经济的方案。据贺志强介绍,新技术的产品化还需等待12至18个月,联想的目标就是在Xbox、PS3等产品大规模进入之前率先占领市场。


    

       但联想的此次冲锋陷阵依然存在风险。当初盛大和微软 “盒子”计划的搁浅,原因很多,包括硬件问题、用户习惯问题,也有软件和内容的问题。如今,联想的“盒子”同样面临这些问题。首先是内容的缺失,由于联想本身是PC制造商,其更多的能力是提供数字家庭娱乐的必要硬件平台,缺少游戏内容的支持,将是联想意图成为数字家庭核心的一大障碍,反观微软、索尼等公司,则拥有强大的游戏软件开发能力和合作伙伴。


    

       政策上的限制有可能成为最大的绊脚石。根据广电系统的限制条文,目前在中国,未经许可将互联网内容搬上电视的,都是违法行为,盛大“盒子”的出师不利便是由于政策大棒的压制。尽管目前广电部门尚未对联想“盒子”发表任何异议,但是一旦触犯其利益,政策壁垒将随时浮出水面。


    

       究竟谁才是未来数字家庭的主宰者?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从CES大展上可以看出,无论是手机、软件、家电还是计算机厂商,都在向数字家庭中心的地位迈进。英特尔中国区一位内部人士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产业已经吸引众多参与者,厂商的技术方案各具特色,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任何单独一个厂家都无法主导这个产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才是出路。”对联想来说,解决技术门槛,仅仅是完成了其数字家庭战略的第一步。


    

       来源:互联网周刊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