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振荡的判别条件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4-20 15:06
通常,我们'判别电路能否产生自激振荡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相位平衡条件,另一个是振幅平衡条件,这两个条件中有任何一个不满足,电路就不能产生自激振荡。
一般条件下,我们在分析电路时,两个判别条件中首先看振幅平衡条件,它是指放大器的反馈信号必须有一定的幅度。这个条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须有反馈信号,二是反馈信号必须有一定的幅度。这样我们在分析电路是否满足振幅条件时就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1)是否存在反馈信号,(2)三极管能否起到正常的放大作用。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
在图1所示电路中,考虑交流通路时,反馈信号被发射极电容Ce短路,反馈信号消失,不满足振幅条件,不能产生自激振荡。在图2、图3所示电路中,考虑直流通路,电感线圈视为导线。在图2中线圈将集电极、发射极短路,图3中线圈将集电极、基极短路,所以这两个电路中三极管均不能正常工作,从而不满足振幅条件,电路也不能产生自激振荡。
如果通过分析,知道电路满足振幅条件,那么第二步我们再来看相位平衡条件,它是指放大器的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必须同相位。句话说,就是电路中的反馈回路必须是正反馈。关于正负反馈的判别我们可以用"瞬时极性法"来进行。这里我们也通过一个电路来说明。
在图4中,先假设输入信号电压对地瞬时极性为正,然后根据该瞬间晶体管的集电极、基极、发射极相对应的信号极性可看出,反馈到基极的信号极性为负,它起着削弱输入信号的作用,可知是负反馈,则不满足相位条件,所以电路不能产生自激振荡。
由上可知,一个能够产生自激振的电路,必然是既有正反馈又能正常放大的电路。也就是说,这个电路必须同时满足振幅条件和相位条件才能产生自激振荡,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ROHM开发出搭载VCSEL的高速高精度接近传感器“RPR-0730”
- 安森美已完成获得奥拉半导体Vcore电源技术授权
- 全球半导体产业再现强劲增长!
- 中方:安世半导体,荷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 汽车电气架构升级,安森美如何推动区域控制架构进化
- 安森美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基于NXP产品的AI胶囊咖啡机方案
- 兆易创新GD32 MCU家族高性能产品再添新锐:GD32F503/505系列芯片实力亮相
- Analog Devices推出CodeFusion StudioTM 2.0,助力简化和加速嵌入式AI开发
- 安世中国再发声明:荷兰总部欠款1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