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增长惊人 中国有望成OLED产业基地

来源:曾铭 作者: 时间:2003-04-17 21:47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在异彩纷呈的数码世界里,显示器件作为人机交互必不可少的部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目前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无疑是发展迅猛的LCD液晶显示技术。但随着有机发光技术的发展成熟,平面显示新技术OLED受到了业界的极大关注。
    
    

市场总额:2·57亿

    
      作为一个刚刚显现的市场,OLED产业的成长速度惊人。2000年世界OLED市场规模为2300万美元,2001年就成长到8400万美元。随着各大厂商的积极投入和量产技术的逐渐克服,OLED市场将会继续高速增长。根据显示产业领域专业调研公司Display Search的分析和预测,今年OLED市场有望达到2·57亿美元,2006年的市场规模将高达40亿美元。
    
      中国现在是CRT的生产大国,也即将成为LCD市场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由于我们在CRT和LCD的发展早期没有能够及时进入导致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能力,只能依靠强大的代工等方式参与产业链上利润很低的市场部分的竞争。
    
      我国在OLED(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不晚,一些优秀企业还拥有关键技术的专利,可以说OLED是中国信息技术领域少数几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有可能产业化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产业化”将成关键

    
      目前涉足OLED的企业基本还处于产品研发阶段,实现量产的只有两三家公司。而且产品基本为小尺寸无源OLED显示器件,真正对现有LCD构成威胁的全彩有源OLED产品的大规模量产至少要到2004年底以后。
    
      OLED技术目前还不是很成熟,各个企业在消化美国柯达公司和英国CDT公司的专利技术授权方面的进度大致相同。谁能够在发光材料的研制和器件的制造工艺方面率先取得突破,谁就有可能在行业取得一定的主导地位。
    
    
OLED的中国机会

    
      由于制造过程相对简化,OLED的投资规模大约是数千万美元的量级,仅为TFT—LCD(目前的主流液晶技术)生产线的10%左右,极大地降低了进入的台阶和投资风险。
    
      OLED材料的价格极其昂贵,而中国在有机发光材料的合成方面已经掌握了很多关键技术,可以自己提供有机半导体材料,这对中国的企业进入OLED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另外,多家公司相继介入OLED产业,已有OLED中试生产线,可以实现小批量OLED器件的生产。
    
    
国产OLED生产线面世

    
      目前,中国厂商在OLED上的投入主要包括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两种。其中北京维信诺公司已经和清华大学合作建成了国内第一条OLED中试生产线,并在国内外申请了近30项OLED发明专利。而包括方正集团、京东方、兰宝信息等公司都打算对OLED进行相关的投入。
    
      不仅IT巨头,很多传统行业厂商也将眼光瞄向了OLED。2002年9月,深圳先科集团获得了科技部“十五”期间“863”高清晰度平板显示专项支持,而此前该集团亦竞标获得广东省重大工程项目(OLED)的落户和相应的资金支持。
    
      在山东兖矿集团网站上记者也发现其鲍店煤矿的网站招商项目中包含了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器项目,目前该矿已完成了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此外,春兰集团也对OLED很感兴趣。
    
(编辑 伟文)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