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产品的TFT驱动器设计

来源:今日电子 作者: 时间:2005-04-12 00:40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根据DisplaySearch公司调查数据,2004年全球手机和PDA模组的需求量预计将达到6.69亿。其中TFT模组在手机和PDA市场的比重将从2003年的18%增加到2004年的28%。
    
     a-TFT显示早期主要用于大尺英寸显示应用,如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等。直到2003年,随着a-TFT和CSTN模组价格差距的缩小,对中小尺英寸a-TFT模组的需求才急剧增长。因为对大屏幕和小屏幕显示模组的要求非常不同,故要求采用不同的设计技术。
    
     对大屏幕显示来说,通常都采用了大的电池(如笔记本电脑),甚至连接电源供电(如显示器、电视),所以显示驱动器的大小和耗电的要求不是非常苛刻。然而,中小尺英寸显示通常都是便携产品,如手机和数码相机等,要采用轻便的电池,所以显示驱动器的大小和耗电对手持设备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下面将详细解释它们的不同,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1.减少耗电
    
     下面将讨论两种在中小尺英寸显示应用中减少耗电的方法。
    
     (1)反转的方法
    
     在大尺英寸显示中,用点阵(像素)反转来减少闪烁,不过因为点阵反转增加很多耗电所以不可以用在中小尺英寸显示中。取而代之的通常是用行反转或列反转。对小尺英寸如1.9~2.2英寸显示,可以进一步考虑使用帧反转来减少耗电。当然,应用帧反转时,如果为了减少闪烁又会要求增加帧频率,这样会增加耗电,不过综合的耗电量仍然小于使用行反转或列反转。
    
     在针对使用晶门科技驱动器SSD1278的一个1.9英寸,176×220 QCIF+显示模组上进行的实际测量中,当显示设在262K色,60Hz帧频时,行反转时功耗8mW,而帧反转时仅7mW。
    
     (2)局部显示模式
    
     在手机的使用中,超过90%的时间都是待机模式,此时手机仅显示日期、时间、网络状态及电池信号等。因此,待机模式下的耗电也是手机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折叠机中,主显示屏朝内,待机时翻盖合上,因而可以将主显示关掉来减少耗电。在直板机中,主显示屏一直对外,所以不可以关掉,待机时显示如上提到的一些信息。不过这类信息并不要求很高的颜色数,也不占用整个屏幕。在SSD1278中,使用8颜色的局部显示模式,还可以减少帧反转或减少帧频来进一步减少耗电。图片2显示了SSD1278在一个显示模组上用32行、8颜色、60Hz帧频和帧反转时,测得功耗仅有1.2mW。
    
     2. 减小显示模组的尺英寸
    
     中小尺英寸的显示屏通常用于手持设备,这些产品的尺英寸都比较细小,如一个手机的典型尺英寸只有90mm×45mm×23mm。显示模组的厚度和尺英寸都非常要紧。所以在驱动IC的设计中用了不同的技术来帮助减小模组的尺英寸。
    
     (1)单芯片
    
     传统的TFT屏有两个驱动器边框位置,一个为源驱动器,一个为门驱动器。对手机显示来说,人们希望最大化有效的可视面积,所以希望能减小驱动器所占边框的尺英寸。从双芯片方案到单芯片方案,就等同于将有效可视区域放大,将更适合高分辨率的显示,如图3所示。
    
     对于驱动器IC的设计,这两种方案要求的晶圆工艺是不一样的。在双芯片方案中,门驱动器需要30V或更高电压的高压工艺,但对晶体管的几何尺英寸不做特别要求;源驱动器要求5~6V的工艺但要求很小的晶体管几何尺英寸。在单芯片方案中,既要求高压工艺,又要求很小的晶体管几何尺英寸,所以只有不多的几家厂商可以提供单芯片方案。
    
     通过从双芯片方案到单芯片方案,工艺工序的数目和系统的成本都可以进一步降低。
    
     (2)集成的电容和肖特基二极管
    
     以前的单芯片TFT驱动器有15~20个外接的组件,包括电容和肖特基二极管。采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和晶圆工艺,外部组件的数目可以减少到10个。图4所示的采用晶门科技SSD1283TFT驱动器的显示模组只用到了9个电容和一个肖特基二极管。
    
     (3)外部组件的尺英寸
    
     除了更少的外部组件数目,外部组件的机械尺英寸也非常重要,在图4的示例中,只有6个0603和3个0402规格的电容。如果要进一步减小模组尺英寸,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使用电容阵列。
    
     (4)一次可编程特性对屏进行修正
    
     为了达到无闪烁的条件,对屏进行修正经常是单调冗长的工作,而且大多数TFT屏都需要机械性修正,这还要一个可变电阻。通过将OTP(一次可编程)单元集成设计到IC中,屏的修正可以方便地用软件的方法通过编程来完成。这样的话,外部组件更少,结果更可信。
    
     3. 更好的效果
    
     现在,移动设备的使用者对产品有比以前更高的要求,期望产品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内容。对显示部分,他们期望更高的分辨率,更多的色深度和更快的相应时间。
    
     (1)分辨率
    
     从STN的模组过渡到TFT的模组,因为有更高的开模费,一些分辨率值成了标准。手机上通用的有:128×160、QCIF(144×176)、Symbian(176×208)、QCIF+(176×220)、QVGA(240×320)、CIF(288×352), 一直到 VGA(480×640)。
    
     随着分辨率的增加,屏和驱动IC间的连接数目也增加了。 对QVGA或以下的分辨率,用a-TFT屏,采用单芯片方案,IC焊盘的间距小到20μm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如果分辨率更高,就还是要用双芯片方案,除非使用低温多晶硅(LTPS)。
    
     (2)颜色深度
    
     对手机显示而言,对每个像素颜色数的要求已经从256色到262K色,几乎所有新的显示都已支持262K色需要。对内建RAM的驱动器来说,越高的色深度意味着越大的RAM区尺英寸。这要求更小几何尺英寸的晶圆工艺,如0.25μm甚至0.18μm。源驱动器的输出能力也要相应增加,因为门驱动器的选择时间和行数成反比,而源驱动器输出必须在门驱动器选择时间内对TFT晶体管充电到要求的电压。
    
     (3)图形加速特性
    
     随着显示分辨率和颜色深度的增加,可以显示更多的信息。MCU更新显示增加的负担将延缓系统的响应。所以,显示驱动器需要有一些图形处理的特性来分担MCU的工作,或者考虑使用一个外部图形控制器。
    
     对带有外部图形控制器的系统,显示数据存储在图形控制器内,因而显示驱动器不需要任何内存,在图形控制器和显示驱动器之间的接口是RGB信号接口。不过,图形控制器通常非常耗电,在待机模式下应当关掉。所以一小部分内容应置于驱动芯片内显示一些手机的重要信息,如时间、网络和电池状态等。此时,图形控制器应该关掉,除非有显示数据需要更新。
    
     总而言之,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不是仅和驱动IC有关的,TFT屏和模组本身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驱动器必须和屏特性达到最佳匹配产生真实色彩。驱动器的伽马曲线应是可以编程的,这样可以用通用的2.2伽马特性产生屏。对背光和TFT屏孔隙比的选择也对视觉效果有很大影响。背光源的耗电相比屏和驱动器是很大的。当耗电是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时,半透型的TFT是优先的选择。
    
    

(编辑 keil)

    
    
欢迎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欢迎您的批评和建议
    电话:0755—83291727
    邮箱:jiaxiang@hqew.com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