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LCD制造:向左走?向右走?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 时间:2005-08-13 17:29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最近有消息称,山东东营目前正在引入总投资约30亿美元的第6代TFT-LCD生产线项目,如果进展顺利,预计到2007年这一第6代线将正式投产。这无疑为已经非常火热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热潮又添了一把柴。面对上广电和京东方南北两条第5代线已经建成投产的现状,中国TFT-LCD生产线的建设将如何布局,技术来源、资金来源以及相关政策走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我们特邀请业界专家发表高见。
    
      特邀嘉宾
    
      董友梅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 京东方科技集团技术副总监
    
      金 松 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李曙新 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研发中心主任
    
      朱昌昌 TCL集团工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高鸿锦 北京清华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授
    
      庞春霖 清溢精密光电(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韩建忠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会长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所长
    
      孙正民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
    
      梁 晓 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TFT-LCD制造:向左走? 向右走?

    
      对TFT-LCD产业发展的态势如何评价?是否出现了投资热?
    
      金 松 近几年我国内地的许多开发区、电子行业的大企业对TFT-LCD产业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不断有相关的新闻报道。不仅有许多开发区和公司宣称将建设5代或5代以上TFT-LCD生产线,而且在TFT-LCD上游也有公司宣称准备投资建厂。一些开发区和公司正着手圈地和融资,并积极寻找技术来源。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到目前为止,真正投资TFT-LCD屏和模块的也只有上广电、京东方和龙腾光电(昆山)。在TFT-LCD上游,除背光模组外,其他关键材料的投资,基本上是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独资建厂生产制造后加工工序,与TFT-LCD下游的建设相比,由于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大力投资,我国内地在TFT-LCD模块和整机的规模及产值方面在世界市场已占有很高的份额。
    
      总之,我国内地TFT-LCD产业,在上中游方面还刚刚起步,无论投资的规模和产业链竞争力方面都无法与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竞争。在下游方面,已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内地的下游厂商几乎都是外商及我国台湾地区厂商的独资企业。从目前的实际投资情况分析,现在推断国内TFT-LCD产业投资过热的结论为时尚早。我个人看法,一些开发区和公司随着对TFT-LCD产业投资和技术壁垒以及产业风险的深入了解,可能会重新考虑对TFT-LCD产业的投资。
    
      李曙新 TFT-LCD产业正处于迅速成长期,毫无疑问,在未来较长时间内TFT-LCD仍是平板显示器的绝对主流产品。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DisplaySearch公司发表的研究报告预计,2006年全球显示器市场将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平板显示器件将占整个显示器市场的近70%。
    
      大规模投资TFT-LCD生产线是供需不平衡的必然结果,目前全球共有17条左右5至7代线投入生产,总产能约110万平方米/月,而液晶电视的需求量在2004年就达到1000万台左右,在未来几年里液晶电视的需求量仍会迅速攀升。从全球产业发展来说,当前投资5代以上TFT-LCD生产线是明智的,从我国TFT-LCD产业发展来说,虽然目前存在技术和资金困难,但此举具有战略意义,不是所谓的投资热。
    
      庞春霖 在5年前,TFT-LCD产业的服务终端还仅仅定位于15英寸~21英寸之间的电脑显示产品。但目前,从1.5英寸的手机显示到32英寸,甚至40英寸的液晶电视,可以说TFT-LCD从小到大无所不及。加上从2004年开始的大尺寸TFT-LCD的价格下降所导致的CRT快速退出,在未来3~5年,TFT-LCD产品不但大小通吃,同时,伴随服务终端产品的变化,TFT-LCD必将成为1.5英寸到42英寸的主流显示产品,其产品设计特性和品种更新换代两个主要方面也会有本质的变化,这将大大提高TFT-LCD产品的品种数量和生产数量的需求。所以,尽管TFT-LCD厂家不断地喊赔,但投资却一直不断,而2005年连续两个季度的供求旺盛和CRT出现大量库存与商场撤货,将带动业内和业外的资金参与新一轮的TFT-LCD投资。
    
      朱昌昌 在世界范围内,TFT-LCD的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增长速度超过了市场的增长速度,造成了产品价格的快速下滑,因此有过度投资的迹象。在国内,目前TFT-LCD的产业才刚刚起步。问题是TFT-LCD产业是实实在在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TFT-LCD产业需要有可靠的技术来源和持续大规模投资的能力,停止投资就会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胜任的,因此国内企业投资TFT-LCD要十分慎重。
    
      梁 晓 TFT-LCD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将和PDP等平板显示技术一起取代传统的CRT显示。在OLED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TFT-LCD必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占据显示领域的主导地位。
    
      从整个国际市场来看,TFT-LCD正在逐步往前发展,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发展势头最猛,我国内地也出现了一些投资热潮,但由于这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并且需要连续投入的行业,在中国,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或是外来资本的介入,很难形成规模,产生效益。
    
      韩建忠 我国内地各厂商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掀起了投资建设TFT-LCD面板生产线的热潮。由于我国内地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优势明显的市场成本,因此TFT-LCD产业具有强大吸引力。2000年吉林省政府斥巨资从日本引进中国内地第一条TFT-LCD面板生产线后,近两年里,上广电、京东方、南京新华日、昆山龙腾光电相继建设TFT-LCD面板线并开始进入量产阶段。STN-LCD大厂商,如深圳天马、汕尾信利,家电和材料厂商,如大连大显也对投资TFT-LCD面板生产线情有独钟,等待机会的来临。在轰轰烈烈上线的同时,业界人士也表示对巨资投入后各厂商效益状况的担忧。
    
      孙正民 LCD发展是有周期的,有起有伏很正常。总的来讲,目前TFT-LCD还是处在积极的发展之中,而且这一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从这几年来看,我国TFT-LCD产业要发展,所以相对来讲也是处于一个比较热的情况,而且我认为LCD投资会一直持续下去。
    
      有专家指出,当京东方和上广电的两条第5代线投产时,引入第6代线势必把国内的生产商推向扩产第5代线与上马第6代线的两难境地。继续扩产第5代和上马第6代生产线是不是存在矛盾?从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来讲,应如何发展得更科学和更实际?
    
      高鸿锦 这两年中国液晶行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上广电、京东方先后建成TFT-LCD5代线并正式投产,今年江苏昆山5代线又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据报道,上广电、京东方5代线的成品率和产品质量都已达到很不错的水平,产品已经出口国外。应该说,从技术和管理组织层面上讲,上广电、京东方的工作是一流的,无可非议的。
    
      但是去年以来世界TFT-LCD产品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问题,产品价格急剧下跌,造成大批企业亏损。上广电、京东方也难以幸免,今年上半年这两家企业都不同程度的亏损。这就引来行业内外广泛议论,5代线该不该上?今后往哪儿去?如果说不同代数之间有技术差别的话,不如更确切地说是最终产品的技术差别。对于5、6、7代线很难说谁更先进,谁落后,关键还在于产品定位。瞄准HDTV电视,兼顾台式电脑,建6代线是一种选择,如果瞄准40英寸HDTV,建7代线也许更好些。但不管怎么说,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我认为国内拥有5代线的企业,如果希望升级,应当跳过6代线,直接上7代线,尽快抢占刚刚起步的LCD TV市场。这样会有点风险,但风险不大。
    
      金 松 在上广电和京东方先后顺利投产5代线后,两家今年同时启动了在5代线基础上的扩产项目,都将生产能力提高到90K/月,使各自的单条5代线的规模达到国际同等水平,扩产项目将进一步提高5代线的生产效率和投资效率,并同时都启动了对下一代生产线的规划。从两家公司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实施来看,符合TFT-LCD产业发展规律,我认为不存在专家们担心的问题。
    
      5代生产线主要是生产PC用屏,6代生产线和6代以上生产线主要是生产TV用屏。PC用屏的市场很大,而TV用屏具有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上广电和京东方在完成5代生产线建设和扩产项目的基础上,建设6代或6代以上的生产线,进入TV用屏的竞争成为必然的选择。当然由5代生产线跨越到6代生产线,由PC用屏制造跨越到TV用屏制造,无论对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风险。我个人认为,上广电和京东方在5代生产线成功的基础上,投资6代生产线和6代以上生产线相对国内新进入TFT-LCD产业的企业风险会小一些,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page]
    
      李曙新 投资哪一代生产线是应当慎重考虑的问题。不过并不是越先进越好,在我国台湾地区4代线、5代线、6代线、7代线共存已是事实,而且原只拥有4代线的中华映管则是今年资本支出年增长最大的公司。国内生产商究竟应引进哪代生产线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而且必须经过多方面认证,在实际认证操作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外界影响,但关键还是自身的客户资源及产品形态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考虑投资哪一代生产线都是为了降低TFT-LCD的生产成本,从这一点来说投资哪一代生产线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技术和资金是投资TFT-LCD生产线时必须同时考虑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在引进生产线时技术和人才的引进更加重要,能否引进完整成熟的生产技术决定项目的成败。
    
      朱昌昌 已经建有5代线的企业,是扩产5代线还是新建6代线,从市场的角度看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市场战略决定的;从技术的角度看主要取决于对技术掌握的程度。如果能从5代线的运行或扩产5代线过程中消化吸收关键技术,从而能自主设计和建设6代线,而不是再次引进,那就是很大的成功了,应该予以鼓励。
    
      董友梅 首先,我认为不存在上马6代线就会把厂商推向两难境地的情况,上5代线还是6代线,资金、技术和市场定位才是最重要的。上5代线,可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上6代线,可以把产品覆盖到大尺寸TV上,无论是上5代线还是6代线,上线厂商在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是否拥有实力才是关键的因素。5代线和6代线对技术的要求都很高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