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河专访:深圳与深圳采购展齐飞翔

来源:华强电子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3-12-12 23:29

     (华强电子世界网独家报道) “深圳电机电子采购展的效果一年比一年好了,”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杨先河说,“明年,将会有一个更大的提升和飞跃。”
    
    


    
     杨先河说,举办采购展的目的,首先是为国内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和国外的采购商们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易平台;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展会促进和加深采购商与供应商、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前者可带来更多的招商引资机会,而后者则可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资源整合,加强产业环境建设。
    
     这番话,记者感觉非常耳熟,因为这也是深圳科技局副局长张克科所再三强调的。
    
    
历史和现状的对比

    
     深圳电机电子采购展,已经成功地举行了8届,8年的成长足迹清晰可见。
    
     从规模上看,采购展由最初的7家展商、不到500平米发展到了今天的600多家展商、16000平米,而且无论采购商、供应商还是参观者的素质都在逐年提高,这真是可喜的成长。
    
     本次采购展有600多家参展商,较以前从绝对量及构成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当年是纯日资采购企业参展,慢慢地韩、美、欧洲等国外供应商、国内(大陆、台湾、香港等地)供应商和采购商均参加了会展,采购展也得以由当初的“日本电子展”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电子零部件采购展会、一个品牌展会。
    
     “今次展会的国内展商仅350多家,虽然几乎是国外展商的2倍,但面还是较窄。而且,我们要逐渐提高国际厂商比例,进一步扩大规模,做大做强。”杨先河说。
    
    
下一步的规划及目标

    
     “会展必须走上市场化道路,提高国际化程度,”杨先河表示,“首先得从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做起。基于主掌能力的逐年提高,我们由当初的只做展会服务过渡到进行海内外的招商,而且对国内的招商力度比对国外还要大。”
    
     国内,采购展主办方专门成立了面向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台湾等地的招商团,“当然珠三角就更不用说了,采购展的华南辐射力非常大,”杨先河说,“现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参会厂商已经在大量增长中。”
    
     国外的招商长期进行,主办方与中国电子商会、香港工业总会、中东电子业协会、厂商联合会等相关团体建立了长期联系,并组织电子业较发达的韩国、台湾、香港、美国、欧洲等地社团,共同打造电子零部件交易平台。
    
     “明年,我们将把重点放在提高厂商素质方面,加大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含量,力争与国际接轨。”杨先河坦言,国际采购商对零部件材质、工艺、规格等要求都很高,如不提升自身水平则会被国际市场淘汰。
    
     “但是,目前中国的机遇非常好。”由于日本本土配套成本高昂,大量进驻中国日本厂商逐渐把采购中心移至华南,日本本土的配套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避免进一步萎缩甚至倒闭,不少日本配套厂商也开始向中国转移了。
    
     “在本届采购展上,就有北海道92家配套企业总裁组团来参观,希望能挑选一些中国的同类配套厂商合作,充当“踏脚石”,这样不但使双方取长补短,更可以使日商的早期进驻中国规避大量的风险、节省开拓成本,”杨先河举例说。
    
    
采购展成败的标准

    
     “我希望不要单单以一个展会的人多人少来评价它的价值和成功与否,”杨先河诚恳地说,“只要你这个展会开了一次,第二次企业们还要来参展、参展的厂商更多了,就说明它的成功!”
    
     这时,正好一位企业老总打他的手机,在电话里兴高采烈地告诉他,说参加这个采购展使其公司受益非浅。杨先河认为,评价一个展会是否成功的标准,无外乎两条:是否给展商和参观者带来实际的好处,是否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加。“得让参展者尝到甜头,”他用数个例子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是深圳本土企业格兰达的发展史。“格兰达当年只是个年产值1000万的本地小企业,自97年起开始每年都参加电子采购展,而今它已经发展成为年产值2个亿的跨国集团公司,其间,展会起了非常大的带动作用。”
    
     他翻开2003 SIEPEC的会刊,里面有格兰达集团董事长林宜龙的一篇文字:“格兰达的快速发展来自于SIEPEC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从最初EPSON、TOSHIBA直到去年认识的太阳诱电,至今与格兰达开展业务往来的知名日资跨国集团多达60家,业务范围更是由冶工具加工其不断深入至机器设备、部品、工程、物流和贸易业务……”
    
     再是台湾企业。据统计,华南的台湾企业数量庞大,东莞有4000多家,深圳也有几千家。“本届采购展有28家台湾企业组团来参加,初步尝试后,反映普遍不错。采购展明年会加大台资企业、台湾本土企业的比例。”
    
     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参观者。据介绍,今年的参观者、参展商、以及咨询电话等,数量又较去年翻了几番,“至少有5000家供货公司来到了现场寻求商机。”
    
     “采购展对参观者的作用,不会比对参展商的小,”杨先河说,“采购展上的每一个参观者就代表着一个公司,他们往往希望通过在场内‘碰\’到合适的采购商或合作伙伴,这种方式虽可节约一些成本,买卖双方却在流动状态中插肩而过,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越来越多的参观者摇身变成参展商。”
    
    
深圳与深圳采购展齐飞翔

    
     “深圳在中国的国际化进程中,起着非常大的群聚拉动作用,它将成为一个国际采购中心。”杨先河提起深圳的未来,眼睛顿时放出了光芒。
    
     首先,深圳有大量的电子市场集群,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规摸的电子市场有20多个,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力的就有7、8个,吸引了更多的大集团公司来此设立采购、物流中心,本地采购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然后,越来越多的大型会议在深圳举行,使深圳成为联接国内外的重要窗口。深圳的会展业后来者居上,其软硬件环境、服务水平等均已达到了国际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
    
     另外,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深圳已经形成了人才集群,尤其是高科技人才,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到深圳招人,也可将其视为一种采购。
    
     “总而言之,深圳将会成为一个瞩目的全方位采购中心、供应中心!”最后,杨先河慷慨激昂地结束了此次专访。
    
    
(编辑 舟难寻)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