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消费者的名义反垄断
来源:华强电子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5-08-22 22:44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今年第四次推出了2005中国企业500强,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保险、中国电信、中化集团、上海宝钢、中国建设银行位居十甲。其中排在前八位的都是垄断行业的企业。
中国企业500强垄断行业占大半,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处于垄断的势力范围之下,只是这些垄断长期在一种无形的力量中淡化,让人们从不习惯慢慢到习以为常。
同样是垄,英特尔和微软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微软的电脑操作系统与英特尔的芯片因为在软、硬件两大核心领域的垄断,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反垄断的头号攻击目标。
日前举办的“中国IT业垄断现象与对策研讨会”上,多位知名专家还特别指出,中国IT产业存在着严重的垄断现象,尤其是微软、英特尔分别在软、硬件领域的垄断,不仅让中国广大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且在信息安全、政府采购、知识创新等多方面带来了消极影响,损害了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样的垄断,迥然不同的待遇。一个是对人们衣食住行的垄断,但是这种垄断被淡化,一个仅仅是对一个行业的垄断,却是“让消费者付出高昂代价并损害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诚然,国家信息安全方面的反垄断是必要的,只要具备那样的实力,不需要喊出来也知道该反垄断。英特尔和微软的垄断让中国广大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也肯定是真的,这个不需要讲理由也能明白。
但问题是,打击了英特尔的微软,人们就能摆脱被垄断的处境了吗?垄断者之所以成为垄断,是因为有了垄断的优势,从而具备了大肆“掠夺”消费者的资本,也只有这样,垄断者才能独大。所以,只要是垄断,“掠夺”的实质就不会变。国内500企业的垄断实质,也不会因为英特尔、微软垄断的消失而改变。“广大消费者”只要是处于被垄断的地位,同样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那么英特尔的垄断也好,微软的垄断也好,国内500强的垄断也好,对中国广大消费者来说,其实质都是一样的。打击英特尔、微软的垄断,实际上直接维护的仍然是垄断者的利益,只是垄断者换成了国内的企业而已。既然如此,反垄断干嘛总要打着最弱势的“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名义呢?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