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仍多磨 中芯国际上市之后
来源:华强电子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4-02-12 21:26
(华强电子世界独家报道) 2月12日,中芯国际(SMIC)正式向美国证券监管当局提交了上市申报,拟透过公开发行募集资金7.14亿美元。这是自去年底受到台积电起诉以来针对中芯国际上市传言的最新消息,而此前的2月5日,有香港媒体报道,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已初步通过了中芯国际的上市申请,中芯国际最快可于下月在港、美两地招股。这两则消息使业界传得沸沸扬扬中芯国际上市受阻事件有望平息。
中芯国际的上市,正印证了一句中国古话:好事多磨。
去年12月22日,上市的前夜,中芯国际遭到了对手台积电的重拳出击,上市前遭遇诉讼是很忌讳的事情。业界预测,台积电的侵权诉讼将可能使芯国际上市日程受到影响。此后,中芯国际一直积极准备上市事宜,对业界猜测不予任何表态。
在官司缠身之际,中芯国际仍急着在港美上市,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上市能缓解目前面临的资金压力。
2003年是中芯国际神速发展的一年,也是疯狂扩张的一年。资料显示,2000年4月才在上海成立的中芯国际在3年中迅速发家,到2003年6月份,上海的一厂和二厂的产能计划达到每个月4万片。按中芯国际的规划,到2004年第四季度,这两家工厂将达到最大产能月产8.5万片的规模。这个成绩已经超越了所有内地同行。目前中芯国际在内地已拥有了7座芯片厂,而长远规划是要在内地建成6-9座代工厂。2月5日,中芯国际对外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在江苏省无锡市新建一个芯片加工厂。这将是中芯的第8座芯片厂。
按预算,中芯国际建设一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需要10亿美元投资,建设一条12英寸生产线需要25亿美元左右的投资。
显然,扩张首先要解决的是资金。这是中芯国际上市后最大的好处。
另一个好处就是更多地抢占内地市场份额以对抗台积电。
权威人士透露,中芯国际2002年的营业收入约为1亿美元,这个成绩在全球的晶圆代工厂中已经能够排到第九位了,也是内地规模最大的晶圆代工厂。2月5日,中芯国际在宣布无锡建芯片厂时也表示,目前中国芯片消费的市场前景令人感到乐观。
市场调查公司Gartner的预测报告也显示,今年中国大陆的芯片加工能力将出现大幅度增长,其加工数量将占据到世界芯片加工总量的12%,而2002年的这个比率还只有4.6%。另据IDC的市场报告,目前亚洲芯片消费市场的年销售收入为600亿美元,中国市场已经占据到其中的1/4,预计到2008年时,这个比率有望上升到50%左右。
羽翼渐丰的中芯国际胃口越来越大。有关消息显示,目前全球已有65家客户拟委托中芯国际代工。随着中芯国际在芯片市场的市场的迅速扩张使其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业界一个代表很多人的观点认为“中芯国际将在3-5年内成为半导体业的老大”。而目前全球芯片业代工老大是台积电。
在12日向美国证券监管当局提交的初步文件中,中芯国际并没有透露具体的发股数量及每股发行价格。尽管如此,在芯片市场回暖的2004年,中芯强大的生产规模以及日益提高的业绩,还是被业界所看好。
香港证监会何时通过新法例,批准未具有3年盈利业绩报告的中芯国际在香港主板上市,还需时日。而象美国这样对上市公司严格审查的国家,遭受官司缠身的中芯国际能否顺利上市也需要等待。业内人士预测,即使成功上市,诉讼案带来的影响也会降低投资者信心,这势必会影响中芯的上市价格。这样来看,上市之后,中芯国际的路途将乐观而仍然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