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上华二厂亟待IPO输血 环保批文没到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时间:2004-07-07 17:07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硕大的工地上听不到一丝机器的轰鸣声,砂石等建筑材料也被随意地堆放在地上,只有门卫在警惕地看着大门。入口处那块写着“华润上华FAB二厂,占地30公顷,总投资1.5亿美元”的广告牌在提示路人,这里就是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上华)将要在无锡新区建设的FAB二厂。
    
     “还在等待环保方面的评审。”7月2日,华润上华新闻发言人李静娟告诉记者。而作为工程的施工方,泛华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自从去年12月份就已经进驻了工地,但除了奠基典礼以外,该公司目前所做的就是为工地围好了围墙。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环保批文没到手外,原定于6月中旬的IPO急刹车,也让华润上华FAB二厂面临工程缺血。
    
      

不准先上车后买票

    
      早在2003年1月20日,华润上华在无锡新区举行了开工奠基典礼。按照华润上华当时的规划,新厂从2003年开始兴建,计划2004年上半年厂房完工,下半年开始试生产,年底达到月产1万片的生产能力。这个规划也将使得华润上华在2007年的产能达到每月6万片,成为世界最大的6英寸芯片生产基地。
    
      此后,华润上华修改了这个规划,将原定的6英寸厂升级为建设8英寸芯片生产线。由于芯片行业的国际主流设备是8英寸,为6英寸设备提供零件、技术支持的厂家越来越少,而华润上华已经有3条6英寸线了,必须进行产业升级。
    
      2003年9月份,华润上华收购了美国LUCENT公司的一条6英寸生产线,并将设备从美国迁至无锡。2003年年底,华润上华又以约10%的股份从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引进一条6英寸生产线。目前,这两条新引进的6英寸生产线均位于华润上华的老厂区内。
    
      据记者了解,在完成了规划修改后,由于遇上了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又遭遇江苏铁本事件,使得华润上华不得不重新补办所有的手续。“现在没有批文不敢动工”,泛华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的一位人员告诉记者,而在此前,很多项目还敢“先上车后买票”。
    
      华润上华内部人士的说法是,大概要等到7月底8月初才能拿到国家环保总局的正式批文。大型的芯片代工厂,由于涉及到化学气体和水等方面的污染问题,必须在环保等方面投入相当昂贵的设备才能通过验收。而在国家环保总局的验收完成之后,整个工程仅打桩部分就要耗时三个月左右。这就是说正式的厂房建设起码要等到年底才能进行。
    
      据了解,华润上华原计划今年上半年开始动工兴建这座工厂,这也是华润上华的第一座8寸芯片厂。华润上华计划兴建两座月产6万片的8英寸芯片厂,首先将建一座月产6万片芯片的厂房,然后装入月产3万片的设备。按照规划,工厂首期产能为月产3万片。之后再根据市场情况,逐步填充产能。
    
      按照华润上华方面的规划,预计整个工程将于2005年底建成。而现在,这一目标能否达到显然要看国家环保总局最终评审的结果和速度。
    
      
亟待IPO输血

    
      “短期内自有资金是够的”,李静娟表示,目前华润上华手中还有4000万美元的现金,而陆续会有一些新的收入补充进来。
    
      但是据业内人士透露,华润上华FAB二厂建设的两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虽然采用的是二手设备,但是预计整个总投资也将要达到10亿美元。
    
      华润上华此前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上市集资主要计划将用于集团未来的扩张,其中包括购置二手设备以提高晶圆一厂的产能,并在8英寸MOS晶圆生产线的二厂安装设施、建立净化间及作为其他预备资金。
    
      而华润上华集团业务发展总监汤国江此前表示,2005年会斥资2.4亿美元,购买二手8英寸芯片制造厂的机器,以把每月产能提升至1.1万片。
    
      就算是加上该项目中无锡市政府方面将要拨的一部分资金和银行的贷款,华润上华方面建设新厂的资金压力还是相当大。
    
      在2003年8月5日,华润上华从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投资公司以及坦伯顿公司、Crown Crystal投资公司等公司手中获得6700万美元的首轮投资,而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再到全球资本市场实现私募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而,能否成功在香港资本市场实现IPO,这对华润上华FAB二厂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但据记者了解,由于错过了6月30日的上市最后截至日期,目前华润上华要想在今年重新在香港股市实现IPO就必须补充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资料。据了解,华润上华正同其上市主承销商花旗集团商议补充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资料。
    
      但是否能够实现IPO显然还要看市场的反馈。“主要是中芯国际定价太高”,在台湾元富证券上海办事处分析员杨杰看来,由于中芯国际在全球IPO时定价太高,在实现IPO后便一路下跌。到6月低,中芯国际的股价已经跌掉了30%多,一些投资基金和散户损失不小,这无形中影响了此后中国芯片代工厂在海外的上市吸引力。
    
      在中芯国际股票“跌跌不休”的情况下,华润上华就算及时补充好了第一季度的材料,但能否在香港股市实现IPO并筹集足够的资金目前还是一个谜。也就是说,华润上华二厂的建设显然也就势必要看香港资本市场的脸色。
    
    
欢迎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欢迎您的建议或批评。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

    
(编辑 甘心)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