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巨头进军汽车电子业 胜算几何?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 时间:2005-11-01 18:20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编者按:从近期家电业的举动中可以看出,他们正蜂拥进入汽车电子业。以创维、海尔、新科、夏新和康佳等为代表的家电企业引领的投资高潮直指汽车电子领域,汽车电子领域成为他们新的掘金宝地。他们能否将我国家电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克隆”到汽车电子市场?他们进入汽车电子业面临哪些风险,如何克服?在他们进入的产品领域,市场格局将会如何演变?针对以上热点话题,本报特邀请相关专家与企业代表发表精彩观点。
    
      特邀嘉宾
    
      殷承良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东风集团与上汽集团高级顾问
    
      长虹数码公司相关负责人
    
      刘雪鹏 创维汽车电子公司总经理
    
      樊文建 新科电子副总、新闻发言人
    
      何 华 华阳集团新闻发言人
    
      家电巨头蜂拥进入汽车电子业,这表明什么?汽车电子能否成为他们实现扩张的新主力市场?
    
      殷承良 传统家电业增长乏力是不争的事实,既有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残酷的因素,也有缺乏高端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标准掌握在外国人手中的因素。最明显的例子是DVD,现在MP3产品也将重蹈覆辙。彩电业的情况也很能说明问题,目前国内厂商虽然占据了90%的CRT市场,但利润低得惊人。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是不久前公布的创维年报显示,4.2亿元的利润相当于TCL和长虹的利润总额,也就是说,创维、TCL、长虹一年的利润加起来只有1亿美元左右,国产电视机厂商利润过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在这种形势下,寻找新的市场和利润增长点是合理也是必要的。
    
      目前,许多传统家电厂家投资汽车电子行业,应当说是利益的驱使。比如车载音响、DVD等,作为家电,一台DVD仅三四百元,而目前中高档轿车上配备的车载DVD系统却要五千多元,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差,因此很多人认为汽车行业至少也是高利润行业,而作为其中附加值最高的汽车电子业更是暴利行业,想加入其中完全可以理解。
    
      何 华 家电巨头对汽车电子产生如此强烈的兴趣,是因为国内汽车电子作为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很好。未来3年到5年,汽车电子将形成4000亿美元庞大的市场规模;国内汽车电子零配件厂商虽然有1000多家,但绝大部分集中在车载音响和汽车通讯等低端领域,由于进入者众多,产品供过于求,造成部分企业亏损严重,这无疑为家电业进入汽车电子业提供可能。
    
      随着汽车销量的一路飙升,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汽车电子成为关注的焦点。据了解,在发达国家,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成本的30%左右,而在我国仅占6%左右,这为新进入者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4000亿美元的市场对国内汽车电子厂商来说犹如一个待挖的“金矿”。正是汽车电子行业这种巨大的市场空间、利润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家电巨头开始涉足。
    
      贵公司选择进入汽车电子业是基于何种考虑?将主要切入哪些汽车电子产品领域?未来有何目标规划?
    
      长虹相关人士: 近几年,汽车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同时电子产品在汽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汽车电子市场非常看好,长虹进入汽车电子业就可以大大延伸我们电子产品的销售领域。目前,我们准备切入车载娱乐、车载GPS导航等领域。未来,我们前装、后装市场都要进行拓展,成为行业内的一流品牌。
    
      刘雪鹏 我们进入汽车电子业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的汽车行业是最具成长性的朝阳行业,它是资金和劳动力的结合型产业,不仅适合在中国市场发展,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另外,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这必将带动汽车电子业巨大的市场需求。
    
      二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保持活力,实现持续发展,就要寻求新的刺激点,而正确选择高利润行业进入、多元化发展,正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但隔行如隔山,多元化发展需要进行多元化的风险分析。因此,创维选择进入与其主业电视相关的汽车影音产业,以发挥创维在影音技术方面的优势。在汽车电子领域创造品牌影响力后,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深入与整车厂合作,计划经过两年时间切入到汽车电子控制领域,进一步完善创维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扩张。
    
      樊文建 在全球范围内,卫星导航产业属于手机、个人电脑、汽车之后当仁不让的朝阳产业。近年,卫星导航器民用化市场已迅速崛起,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市场消费已经进入“快车道”。据权威数据分析,2005年日本市场将突破300万台,美国、欧洲则将分别达到250万台,到2010年,全球汽车导航仪的容量有望达到1300万台以上。而且,卫星导航仪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一种崭新的数码生活方式。
    
      中国市场同样前景广阔。中国已是保有量全球第二的汽车王国,2004年轿车销量达到220万辆,以后每年还将会保持20%的增长率。如果30%的轿车使用导航仪,则国内市场容量每年将达到近100万辆。
    
      三年前,新科即开始了导航技术的研发和积累,依托设在美国的“超越号数字实验室”,结合香港的开发中心和总部国家级技术中心,三地互动,组成了强大的技术平台。新科卫星导航仪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融合了卫星导航领域最新的数字科技,带来了节时、快捷的功能,内置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以通过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准确定位,并能结合电子地图自动规划行驶路线,最终引导驾驶员到达目的地。
    
      在我国,GPS民用产品主要有三类:第一是新科GPS卫星导航仪,它采用便携式多功能设计,安装异常简单,包含的地图范围广,数据详尽,操作方便,可随身携带,做到了安全导航、跨区域导航、环球导航,并且还有DVD或MP3娱乐功能,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第二是一些高档轿车出厂时就配的前装产品,特点是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后期维护服务比较麻烦;第三,在交通、警用、物流等专业领域的简单应用,如救急、调度等,并不能真正起到导航的作用。
    
      卫星导航仪是新科集团战略转型后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新科重点上马卫星导航仪产品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全面的考虑、反复的验证后做出的重大决定。其时尚、便捷、实用、高效等产品特性完全满足市场潜在的巨大需求,其目标是要开创卫星导航产品大众消费的新纪元。
    
      家电业和汽车电子业有何不同的发展特征?您觉得家电企业进入汽车电子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存在哪些风险,如何克服?
    
      殷承良 应当看到,汽车电子既有高利润的一面,也有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因而门槛也高的一面。仍以DVD为例,车载DVD在振动、冲击、安全、电磁干扰、工作温度范围等方面的要求远高于家庭用DVD,如在碰撞发生时,碟片不能飞出,否则就变成了伤人利器,这一点在家电设计方面根本不用考虑。所以即使是家电行业熟悉的产品,要想进入汽车也必须进行适应性开发,必须通过一系列非常严格的标准、法规考核,这需要很长时间及很大的投入。
    
      刘雪鹏 家电业与汽车电子业一样,属于装配加工业。不同之处在于,彩电业在几年前就已进入微利时代,而我国汽车电子业属于新兴产业,利润较高;汽车电子是专业性市场,而家电是通用性市场,市场不一样,对象不一样,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来拓展市场。虽然现在的汽车电子市场并不规范,对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我们相信在新一轮的排列组合与重新洗牌中,必将出现一个全新的、规范的竞争格局。
    
      进入任何一个新兴产业都会存在风险,因而进和退都很正常。许多家电企业在宣布进入汽车电子业后不久就纷纷退出,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进入汽车电子业,不能照搬家电业的发展模式。家电业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主要是比品牌、广告、营销服务等,但汽车电子业是专业市场,还需要做很多技术积累、团队培养、适当定位的工作。创维首先选择进入汽车影音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定位,这样可以借助集团强大的技术、资金和服务等方面的资源,立足发展,稳扎稳打,逐渐形成在汽车电子业内产品和市场的优势。
    
      在规避风险方面,并没有特别的捷径可走。只要不断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生产出质量过硬、适销对路的产品,就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从不吝啬在核心技术方面的投入,因此我们研发队伍的壮大速度在公司各部门里是最快的。另外,我们选择先走后装市场,也是从谨慎的角度考虑的,这一市场有巨大的终端消费群体,这种分散的市场可以降低我们的风险。前装市场虽然是我们发展的方向,但它比较复杂,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认证、测试,与整车厂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等,这需要一个过程。
    
      长虹相关人士: 家电业和汽车电子业的基础技术基本是一样的,但由于使用环境的差异,汽车电子更偏向于可靠、移动、小体积。家电企业进入汽车电子业应该注意做好设计和生产的质量工作,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质量和技术方面的风险相对大一些,家电企业应该多了解相关标准、了解整车厂和用户的使用要求,务必细、务必精。
    [page]
      樊文建 汽车电子市场的潜力有目共睹,对于家电企业来讲,从家电跨入汽车电子,存在先天有利条件:在技术上,同样基于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市场上,前装和后装市场的操作模式,对家电企业并不陌生;面对的消费者,存在相当的重叠。
    
      新科进入汽车电子市场,推出卫星导航仪,符合公司的“相关产业有限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当然,汽车电子市场也存在自己的特点,如何适应并发展,对于家电企业来讲,也需要仔细分析研究。
    
      我们对于汽车电子行业的理解是:第一,产品的技术含量高,进入门槛较高;第二,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程度尚未形成定式。第三,销售渠道众多,适合代理制模式;第四,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比较高。
    
      何 华 中国汽车电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家电业转战汽车电子存在的问题,即核心技术缺乏,行业标准缺乏话语权。
    
      相形之下,以技术见长的跨国巨头则显得咄咄逼人。据悉,微软、英特尔等国际IT巨头也准备进入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并已做好相关投资计划。在此背景下,原本依靠成本优势来抢占汽车电子的家电企业面临着巨大考验。
    
      由于在汽车电子技术上的积累不足,以及管理、人才的相对滞后,设计能力低下,家电业在汽车电子市场难有很大作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