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配件“末班车”仍大有可为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4-06-15 17:22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在度过了无限风光的2003年之后,进入2004年,一贯高调的国产手机突然集体"刹车",不约而同地放慢了新品的上市速度,或者仅在部分市场投放新品,这与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显然有些不甚协调。而国产手机也是有苦难言,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下,手机零部件尤其是核心部件的供不应求令国产手机厂商陷入"等米下锅"的尴尬境地。
    
      据了解,目前供货最紧张的手机核心部件如TFT-LCD(液晶显示屏)、晶体振动器、LCD的连接器及控制器等其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和日本企业手中,有些台湾和韩国企业也可以生产,但质量、性能都还有较大差距。在北京,大约有10家手机配件公司,但多为合资或外国独资企业,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厂商还停留在设计方案阶段,更多的是对国外机型做一些外型、软件上的修改,生产一些外围设备和低端产品,核心元器件根本无力涉足。而且,在产品质量上要达到美日厂商的水平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核心元器件受制于国外企业使本就软肋多多的国产手机更加脆弱。2004第一季度,波导股份(股票代码600130)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1028.50万元,主营业务利润42517.49万元,净利润5050.5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负19.97%、负18.30%和2.97%。夏新电子(股票代码600057)实现销售收入15.3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65%;净利润6990.84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7.67%。TCL方面,则有报道称其第一季度的销售下跌了14%至232万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手机配件厂商能否迅速成长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反观国内企业,却并不以此为然。因为目前国内手机配件厂商主要集中于低端产品市场,且规模不大,而这一市场本身竞争激烈,要扩大投资不太可能;对于高端领域,除了技术不占优势以外,巨额资金的投入也令国内企业望而却步。对于大多数国内配件厂商来说,保持现在的规模,就能够保证足够的利润。
    
      然而,国产手机缺乏核心技术的现实已然昭示,没有技术,就将永远处于产业环境的最低层,图一时利润,最终将失去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国内手机配件厂商目前在技术上落后于人,但并非毫无机会。一方面,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许多跨国手机厂商如摩托罗拉等都加大了本土化采购的比例;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成本、政策等方面都具有国外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果加大研发投入,赶上最后一班车仍大有可为。
    
    

欢迎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欢迎您的建议或批评。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

    
(编辑 甘心)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