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多内核能否帮助芯片突破速度壁垒

来源:赛迪网  作者: 时间:2004-08-04 17:26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商业周刊》近日发表文章指出长期以来消费者对于芯片产品的追求就是对于更高速度的要求,但是芯片制造商却将自己的发展方向对准了多元化的新功能。也许这只是一种吸引更多市场注意力的诡计,毕竟只有赢取更多利润才是它们的惟一目标。不过汽车产业给了电脑制造商很好的启示,综合评价产品表现的时代即将来临。
    
     市场上数不胜数的消费者也许都拥有自己各不相同的观点,但是对于各大厂商来说,它们所推崇的看法只有一个:销售自己所拥有的产品。十几年以来,芯片制造商对于芯片产品速度更高峰孜孜不倦的追求给消费者带来了极限速度的快感,从最开始的用M(兆)来衡量芯片的运行速度到现在用G(千兆)来描述芯片的运行速度可谓是天上地下,短短的时间内芯片的速度翻了上千倍。而包括IBM以及英特尔在内的各大芯片制造商更是一刻不停对于更高速度追求的脚步,于是一个个奇迹成为了现实,自然而然消费者也轻松愉快的接受了这些惊人的创新产品,慷慨的打开了自己的钱包。
    
      然而在最近几年中,芯片业的发展似乎遇到了桎梏,相比较过去的一日千里现在可以说芯片产品速度方面的提高举步维艰。去年一年中,芯片业老大英特尔旗下的顶级芯片产品的运行速度仅仅从3.2G提高到了3.6G。不过芯片制造商方面也一直寻找机会恢复往日的极速辉煌。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在于:更快的芯片运行速度意味着更高的芯片发热量。而这种灼人的热量不仅仅烦扰着电脑芯片的用户,那些需要芯片的其他电器产品也被散热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
    
      种种迹象表明“芯片表面的滚滚热潮”正在炽烤着各大公司焦急的心。最近几个月,在承认上了G时代以后速度提升的困难之后,英特尔以及Sun公司也纷纷作出了相应的减速政策。IBM方面的芯片生产业务也出现了问题,因为其对于老伙伴苹果的芯片产品供货量的不足,苹果公司得不到足够的G5微处理器芯片产品,所以其不得不将原定于7月分的新型iMac产品发布延期到了9月份。与此同时在7月30日,英特尔宣布在明年之前不会发布自己的4G频率处理器,而其在之前的原计划是于本年度第四季度推出4G频率芯片产品。
    
      

谁在祈祷速度?

    
      “它们在生产足够数量3.6G芯片产品的能力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微处理器报道杂志的首席编辑凯文如是说。的确,根据Insight64芯片分析家南希的看法,个人电脑生产商在2007年以前几乎没有可能在它们生产的电脑产品中整合5G频率的芯片产品。
    
      芯片制造商应该用什么来激活这一潭死水?也许将用户的目光从对于速度的执着追求上拉开,另辟蹊径才是正确的做法。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已经搬上各大厂商日程表的新型芯片产品。3月份,英特尔表示将会改变其为芯片命名的原则,芯片产品的名称中将不会再包含有关芯片时钟频率的信息。而英特尔的老对手AMD已经将手中推崇的TruePerformanceInitiative盛行了多年,这种对于芯片产品定位的新理念使得用户可以购买符合他们所要运行程序需求的合适芯片产品。
    
      另一方面,整合在芯片之内更多的功能也成为了各大厂商的卖点之一。如果开展一项有关市场热门问题的调查,安全性也许会成为无可争议的冠军。鉴于最近一段时间内电脑病毒以及软件漏洞在安全性问题上引起的麻烦,个人以及商业用户遭受了数不尽的损失。而芯片厂商方面抓住了这个机会,将要在2004年末期发布的芯片产品中将全力配合微软即将推出的一种名为NX的新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旨在帮助个人电脑产品免受病毒的骚扰。
    
      
双重责任

    
      不过要想获得消费者的欢心还要从产品性能方面入手,于是“多内核”处理器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芯片产业的希望之星。这项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于:比起原来在一块硅片上安装一款拥有更多晶体管的频率高达4G的处理器产品来说,为什么不能用两块2G频率的内核代替?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降低产品的发热量。一家个人电脑公司的CEO表示:“多内核芯片产品是芯片产业发展到G时代以后遇到速度壁垒的必然产物。如果你希望能够卖出更多的微型处理器产品,你必须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如果更高的频率很难达到为什么不尝试加深产品的宽度?芯片制造商别无选择。”
    
      在芯片双内核之前,成双成对的思想在电脑领域已经屡见不鲜。而双内核芯片产品却能够实实在在的提高产品性能,并且这种性能的提高在用户使用一些娱乐设备的时候表现的更为突出。当用户使用电脑进行电视节目观看的同时也许他还通过互联网与远在他乡的朋友进行在线语音交流。这时候双内核处理器就能发挥出极大的优势,传统单内核处理器在处理并行的两个程序的同时需要在保存两个程序相关信息的同时进行中断切换,保存在内存中的图像、声音等等信息极大的浪费了系统资源。不过双内核处理器可以并行处理两个毫不相干的程序而不用担心切换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分析家凯文表示:“通过使用双内核技术,用户在使用支持多内核处理器软件的时候可以获得比传统芯片产品高出50%到80%的性能提升。”
    
      不过这些新概念所衍生出的业界之星不会在很快的时间内和广大消费者见面。英特尔以及AMD的双内核处理器产品将会在2005年晚期揭开神秘的面纱。而IBM新品的时间计划与这对冤家对头大致相似,其名为Cell的芯片产品预计将会应用于个人电脑以及其他多种电子设备上,其中甚至包括索尼下一代的家用游戏平台PS。Sun在多内核处理器方面的计划看起来似乎有些过于疯狂,其第一款多内核处理器产品计划在一块硅片上整合多达8块芯片。
    
      
恰似汽车工业

    
      但是真正扛起振兴芯片业大旗的救世主不可能完全依靠多内核处理器产品。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单内核处理器还将保持在市场的主流地位。并且说服消费者使用多内核处理器产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这样一个追求速度与数据的时代,消费者关心的仅仅是技术统计表中芯片产品的运行速度,它们甚至不会关心实际运行程序时芯片产品的真实表现。
    
      所以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当中,电脑制造商要改变用户这种对于电脑产品的观点,并且向他们提供更多的多内核芯片产品的介绍与信息,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这项新技术所能带来的巨大性能提升。“这就好比汽车产业”Brookwood分析家表示。“几年之前汽车产品的惟一评判标准就是马力,但是今天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已经开始从综合的角度来评判一款汽车产品,例如DVD播放器以及GPS系统。”也许真如他所说,电脑芯片产业已经如同汽车产业一样步入了发展的正轨,综合性能以及多种多样的功能成为了衡量产品的丰富手段。
    
    
欢迎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欢迎您的建议或批评。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

    
(编辑 甘心)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