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厂降成本找良方 走无工厂化之路
来源:eNews 作者: 时间:2003-11-25 20:07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从象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巨头到“年轻的中生代”公司在内的芯片厂商都发现,让其它厂商为它们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商业上非常有意义。
这种“无工厂”化的商业模式使得芯片厂商能够专注于芯片设计和营销,将资金密集型的生产任务交由其它厂商完成,将有助于降低芯片厂商的生产成本。摩托罗拉公司最近已经将一座价值10亿美元的芯片生产工厂转让给中芯国际公司。
这种“无工厂”化潮流使芯片业的大门向哪些已经因建不起芯片生产工厂的企业打开了大门。HSBC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亚伯拉罕表示,无工厂化正在成为一种真正的商业模式,因为只要有设计,无需在芯片生产方面投入巨额的资金,就可以进入芯片产业。这为有技术但缺乏资金的创业者提供了方便。摩托罗拉公司出让在中国唯一一座芯片工厂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
据美国无工厂半导体协会(FSA)称,去年,无工厂化半导体的销售额为160-170亿美元,占规模为150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的11%。据半导体产业协会和市场调研厂商Dataquest公司估计,到2005年,无工厂化半导体的销售额将占到规模为205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的14%。
无工厂化的潮流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当时这一行业充斥着大量设计,但资金相对匮乏,而以我国台湾省的台积电、台联电为代表的一批合同制造商迅速崛起,填补了这一空白。
分析人士称,随着芯片越来越复杂以及芯片生产设备越来越昂贵,未来数年内无工厂化趋势发展的速度将大大加快。生产300毫米晶圆片的生产工厂的造价在20亿-30亿美元之间。
无工厂化芯片厂商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我国的台湾省,美国的厂商包括高通、Conexant、Xilinx,台湾省的厂商则包括威盛和MediaTek。象摩托罗拉、德州仪器等公司则采取了混合模式,一部分芯片自己生产,另一部分则外包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