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芯片业亚洲显现生机 中国最繁荣
来源:eNet硅谷动力 作者: 时间:2003-10-29 17:16
导读:《商业周刊》网络版日前在科技栏目载文指出,随着芯片巨头外包业务的扩大,再加上全球高科技业出现恢复的迹象,亚洲的芯片代工企业出现满负荷生产状态,而中国更是亚洲芯片业代工繁荣的最为闪亮的地方。
半导体业在长时间的不景气后终于在恢复吗?着眼于这个问题去看看芯片巨头们的业绩财报,却会让你产生困惑。英特尔公司第三季度盈利增长了50%达到17亿美元,而摩托罗拉的芯片分部在第三季度却亏损7600万美元并且销售下降4%。
但是在亚洲却是另一番景象,如果称芯片业在恢复那是一点没有疑问的。上海的中芯国际是一个为诸如英飞凌、东芝和富士通等公司生产芯片的代工企业。在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经营后,现在中芯国际的两个晶圆片厂正在全速运转。中芯国际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汝京说:“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产能。”因此,中芯国际正在通过向其上海工厂和其北京新建的工厂增加设备来实现规模扩张。10月20日,又从中芯国际传出一个要购买摩托罗拉在中国最大的芯片工厂的消息,这个工厂位于天津,出售价格为10亿美元。如果该协议被中国当局批准,摩托罗拉可能在中芯国际拥有股份。
这装交易实际上反映的是芯片业在洗牌。诸如英特尔和德州仪器等一流芯片制造商,在通过向具有最先进技术的工厂投入数十亿美元资金来保持先进地位时,二流芯片制造商也正在奋斗。他们正在把眼光投向亚洲的繁荣的代工企业。摩托罗拉过去的员工C。D。Tam说:“亚洲将是一个代工世界。”
据Merrill Lynch&Co.称,预计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台湾的台积电今年的收入将创纪录地达到59亿美元,实现利润13亿美元。第二大代工企业台湾的联电,18个月前其产能利用率不到50%,但现在它的工厂都处于满负荷生产。持续处于亏损的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制造公司也正在走向好转的路途之中。马来西亚的代工厂商Silterra自2000年开始运营其唯一的晶圆片以来一直处于受困中,但现在也因形势好转而开足了产能。Silterra常务董事AhmadPardasSenin说:“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迅速的恢复。”
过去的情况往往是,代工厂商为了满足增长的需求,会迅速提高产能,从而导致价格下降。而这次在亚洲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联电CEOJacksonHu称,亚洲企业吸取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经验教训,当时第一流代工厂商在8-12英寸新晶圆厂上滥用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在近几年,如果中国继续加速产能扩张速度,全球所有制约因素将不会抬高芯片价格。中国大的代工厂商大多数的经营才几年时间,所以他们在繁荣低迷周期往复中并没有受到伤害。现在,他们欠缺的正是谨慎。9月份,中芯国际从投资者处筹集了6.30亿美元,并且打算在不久发行初始股。SemicoResearch公司分析师JoanneItow称,中国迅速的扩张将在2005年出现生产过剩。但现在,如果恢复真正地到来,亚洲其它地方可能会把业务丧失给中国。
目前台湾的代工厂商对利润前景却充满希望。台积电虽不希望把市场份额丧失给大陆,但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也不希望走极端。台积电的张董事长说:“我们不打算进行军备竞赛。”他称,台积电的明年资本支出预算与今年的12亿美元比将不会增加多少。联电也表示了同样的声音。
可是,台湾正在把一些制造业移向大陆。台积电明年预算中的一部分将被用在上海的晶圆片厂,该厂是台积电在大陆的第一个企业。台湾其它的一些企业也正在加紧把业务转移向大陆。
面对此,中芯国际的张汝京对到来的竞争者并未产生多少担心。他认为中国国内对芯片的需求将远远超过新的产能。中国目前所生产的芯片只有国内所消费芯片量的20%,所以在大陆增加工厂不会给全球造成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