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 “造芯”还是“不造芯”?

来源:华强电子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4-08-21 00:10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对于手机芯片,国内厂商似乎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造芯,一种是没必要造芯,“造芯”说的人多做的人少,“不造芯”是说的人少,做的人多。
    
     持“造芯”说的人认为,从手机利润上来算,芯片占据制造利润的70%以上,我国目前手机芯片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关键零部件芯片主要由德州仪器、摩托罗拉、Broadcom、高通、飞利浦、英飞凌等国外芯片企业提供,因此,国内每部手机的利润有七成被洋芯片巨头拿走。
    
     从供应链上来看,上游芯片供应商都是国外巨型企业,一旦市场需求过大,供货吃紧,上游供应商掐紧货源,国内手机企业必定受制于人。最有说服力的,是自去年以来的手机元器件缺货。19日,有消息称,由于手机元器件供应紧张局面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国内新款手机上市的速度明显减慢,这几个月几乎没有新货,加上受到洋品牌的反击,市场份额正大规模下滑。
    
     因此从国内手机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是必须的,也是国内手机健康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
    
     持这种观点的人占多数。记者留意到,支持者多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
    
     另一方面,或许是附合“造芯”这个来自政策的主流声音,“不造芯”的声音听到的并不多,但留意一下手机企业高层人士在各种场合的发言,却也少有提到要“造芯”的。
    
     事实上,这种观点更接近于的真实和更具普遍性。
    
     如果说,前几年造不出芯片是由于缺少资金、技术、人才,但经过了几年的积累之后,手机企业的实力已远远超过几年前。
    
     以TCL为例,TCL手机1999年进入中国手机市场,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利润达3.2亿元,是其他所有国产手机利润总和两倍多。2002年销售手机610万部、销售收入83亿元、利润12.7亿元,成为TCL集团盈利的大头(TCL集团当年总利润有15亿元)。2003年TCL手机销量更高达950多万部,销售收入过100亿元。2004年初,信产部统计的数据表明,TCL手机的销量和中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已跃居市场第二。
      
     但是,即使是这样风光的TCL移动,却也是没有芯片研发和生产能力的。
    
     分析人士认为,芯片是高尖端技术,对它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并非短期内能出成果,这是一种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的产业。而且芯片技术换代越来越快,也许在你瞄准现在的最先进的“芯片”作为研发目标的,但等成果出来时,又不知比最先进的落后了多少代。永远的追赶,永远的落后!而对这种高新技术,落后则意味着没有利润。
      
     再者,在芯片领域已有IBM、德州仪器、飞利浦、MOTO、三星等巨头,轻率地进入,能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吗?
      
     最后,上游芯片行业也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对芯片生产厂家而言,实现最大利润远比“民族利益”之类的意识形态的东西重要。况且,一家不给,找另一家。手机制造商大可挑选能提供最先进的“芯片”生产厂家作为供应商。
    
     利润,才是商家判断“造芯”与否的标准。而长远发展,是支持“造芯”者的出发点。
     
     要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昨天,展讯在北京宣布,已经成功开发首款国产3G标准的核心手机芯片,据称,如果今年年底前量产,使用这款芯片的国产3G手机价格将有望降到2000元,远低于国际上平均六七千元的水平。
     
     果真如此,对于在这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欢迎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欢迎您的建议或批评。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

    
(编辑 甘心)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