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门组成的振荡器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6-19 00:11
鉴于这类振荡器,在专业学校电子实验室,工业控制设备中已广泛使用,在这里以实例给予分别介绍。
1. 环形振荡器
奇数级三级反相器构成的环形振荡器如图1(a)所示,输出波形如图1(b)所示,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 |
设在图1(a)电路中,环形闭合以前的第一级反相器的输入端A点为低电平,经过三级反相之后,第三级反相器输出端B必为高电平。在t=O时刻,将环路闭合,此时电源(VDD)通过第三级内部导通的输出晶体管对A点的输入电容充电,第一级反相器经过一级平均延迟时间tal之后,其输出状态发生转换。按此逻辑方式,经过(ta1+ta2+ta3)之后,第三级反相器输出端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接着A点的输入电容将通过第三级内部导通的输出晶体管放电,经过(tal+ta2+ta3)之后状态再次发生转换,完成一个振荡周期输出,如图1(b)的方波信号。如果反相器各级的平均延迟时间相等,即:则一个脉冲周期的时间为T=6ta或振荡频率
。如果n为奇数,将n级闭环串联,则有
;此外,各反相器的输入、输出延迟时间还与反向器所加的电源电压值有关。为此,在实际设计该类振荡器时,为了估算TTL或CMOS反相器的平均传输(即延迟)时间,可将多级奇数级的反相器首尾相连构成振荡器,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再用高档频率计,测出其周期,则可求出相器一级的平均延迟时间
其中n为反相器的级数。
![]() |
图2(a)是一级门74AC04(反向器)组成的Vhf(超高频环形振荡器),振荡器的频率已如上所述,其输入、输出的传输延迟时间与反相器工作的电源电压有关。因此图2(a)的振荡频率可通过电源电压的不同值(+2V~+5V)进行调整,如图2(c)所示。由图2(c)看出,电源电压由+2V到+5V时,fo的变化约为130MHz/+2V~280MHz/+5V。实测该振荡器的功率输出约+5dbm/2V、+16adm/+5V,图2(b)是反向器74AC04的供电和电源端的电容滤波电路。
图3(a)是74AC04的三级反相器组成的环形振荡器,振荡器的工作频率fo,仍同上述一级门一样,由电源电压变化进行调节。由于图3(a)采用了三级反相器,所以输入、输出信号的延迟时间已增加,其振荡频率与图2(a)相比会下降。图3(c)是图3(a)振荡器的fo与电源的关系。从图3(c)看出,振荡器的频率变化约为30MHz/+2V~82MHz/+5V。实测振荡器的功率输出为+8.3dBm/2V、+17dBm/+5V。图3(b)是集成块供电及滤波电路。
![]() ![]() |
2. LC振荡器
以上介绍的环形振荡器电路,其振荡器频率主要取决于反相器的内部参数,虽然振频率可由反相器供电电源调节,但十分不便。为了实现设计者给定的频率,
可在反相器外部,外接电感或电容器。
图4是74AC04反相器外加LC的标准型振荡器。在给定的工作电压时,振荡器的频率是电感L1、电容C,以及信号传输延迟的函数关系。在图4左边给定有电感L1、电容VCl、与振荡频率的定量关系。该电路的功率输出为17dBm/+5v。
![]() |
3. 晶体振荡器
图5是74AC04反相器与晶振XLl组成的泛音振荡器,这里的泛音是指振荡频率除基波外,还有3次和5次等谐波,此外,该晶体振荡器频率极其稳定。该振荡器若外加放大电路,可供实验室作为Vh5/Vh5(超高频或甚高频)发射器,或者用作相应频段接收机作本机振荡器。在图5中列出了晶振、电感L、以及相关电容等对应的泛音频率和振荡器的功率输出等关系。
上一篇:继电器如何有效地吸合与释放
下一篇:新型电热传导技术应用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4年间,美国视角下的中美半导体产业竞争力变化
- GD32 MCU高效控制方案,多维赋能家电全场景变频驱动
- 安森美携手英伟达,共推下一代AI数据中心加速向800V直流供电方案转型
- 抢占通信技术领域高地!<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研讨会> 9月深圳启幕!报名通道开启!
- 元器件终端市场洞察及机会分析|202507
- 瑞萨电子推出64位RZ/G3E MPU,专为需要AI加速和边缘计算的高性能HMI系统设计
- ROHM推出实现业界超低电路电流的超小尺寸CMOS运算放大器
- Vishay Gen 3 650 V和1200 V SiC肖特基二极管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增强电绝缘性
- Vishay最新工业级3/8英寸方形单匝金属陶瓷微调器,优化PCB上的布局
- 安森美和舍弗勒扩大合作,推出基于EliteSiC的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平台
- 元器件终端市场洞察及机会分析|202507
- 抢占通信技术领域高地!<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研讨会> 9月深圳启幕!报名通道开启!
- 安森美携手英伟达,共推下一代AI数据中心加速向800V直流供电方案转型
- 安森美和舍弗勒扩大合作,推出基于EliteSiC的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平台
- GD32 MCU高效控制方案,多维赋能家电全场景变频驱动
- Vishay最新工业级3/8英寸方形单匝金属陶瓷微调器,优化PCB上的布局
- 瑞萨电子推出64位RZ/G3E MPU,专为需要AI加速和边缘计算的高性能HMI系统设计
- Vishay Gen 3 650 V和1200 V SiC肖特基二极管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增强电绝缘性
- ROHM推出实现业界超低电路电流的超小尺寸CMOS运算放大器
- 4年间,美国视角下的中美半导体产业竞争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