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手机统一充电器接口缘何困难重重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6-19 17:47

     尽管信产部已经于2007年6月15号强制实施了手机充电器的统一接口标准,但前景仍不容乐观,归根到底,原因有三:
    
     一、标准存在先天缺陷,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新的标准,并没有真正实现充电器的接口统一,统一的只是充电器中,“电源适配器”和“电缆线”之间的接口。这意味着,不同的手机厂商仍旧可以自行设计手机和电缆侧的接口。
    
     这个接口统一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好处,用户更换手机仍旧需要更换不同的电缆线。这虽然部分降低了用户的成本,但是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就应该为首次更换“标准”充电器负担“初装费”。
    
     对于需要经常外出的用户,实际上并不能只带着电缆线外出,因为配套的电源适配器并不是旅馆的服务项目,而拥有USB接口的电脑就更不是了。
    
     对于拥有多部手机的家庭,也不能只用一个充电器,家庭仍需配置多个充电器以备不时之需。
    
     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丰富,耗电增长迅速,电池容量也不断攀升,为了缩短充电时间,需要的充电电流也大幅度增长了,而电脑的USB接口仅允许500mA电流,同时USB电缆也依据这个规范而制造,这在目前已经不能满足手机的需求,更别说几年以后了。
    
     而任何电子产品,其使用寿命都是有限的,充电器自身能“长期”使用,并不意味着能够长期“安全使用”,很多充电器的寿命甚至还没有手机的使用时间长,手机尚未更换,充电器已经归天,统一接口又有何用?
    
     另外,据悉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4.7亿,而拥有个人电脑的用户数量则不足一亿。这样一来,至少有3.7亿用户无法完全享受标准带来的好处,但是却要为标准的实施买单。
    
     二、制造商缺乏利润。
    
     《洋品牌接受手机充电器标准内幕:3轮交锋终实施》一文中,提到韩国已经有手机充电器统一的先例,这里有个疑问,韩国的充电器是否也是像国内这样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关节点上统一呢?
    
     随后的数据,揭示了韩国充电器统一的真相:韩国每年1200万-1300万部手机更换,带来的充电器闲置,造成的经济损失是3500亿韩元(合24.5亿元人民币),换算过来,在韩国,手机充电器的市场价值是约200元人民币。而在中国,一个国产充电器的市场零售价不足50元。假如一家制造商在中国OEM,然后远销韩国,则可以获得300%以上毛利。
    
     如果韩国全部手机,3800万部全部更换充电器,商家可以获得总价折合57亿元人民币的毛利!如此利益驱使,商家怎能不心动?
    
     反观中国,国内厂家大打价格战,很多产品的利润已经低至极限,对国外手机商家而言,在充电器上增加设计和制造成本,实在是缺乏商业价值。
    
     另外,既然韩国已经统一了有效的标准,那么为何不直接引入,难道只是为了实现“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么?
    
     三、售后权责难分。
    
     非常多的消费者有这种疑问,如果我使用了A的手机,B的充电器,手机出现故障,责任在谁?
    
     过去,手机制造商可以宣布,使用了非原厂或授权厂家提供的设备,引起的损坏概不负责。
    
     现在不同了,标准一颁布,全球大大小小,鱼龙混杂的制造商都成了合法的“授权厂家”,出现问题的时候,一方面得去追究充电器制造商,一方面还要找手机制造商,于是乎两边互相扯皮,最终倒霉的还是消费者,而信产部则不需要为此花一分钱。
     从稳妥角度,消费者仍旧倾向使用原厂充电器,一方面品质容易保证,另一方面出现问题容易处理,而商家搭售充电器的行为也不得不继续下去,减少充电器用量的目标并没有能够实现。
    
     最后,中国手机充电器标准既然已经强制实施了,纵然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也只能由消费者来买单了。
    
     (来源:EDNCHINA)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