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上半年近7万家企业倒闭 考验政府就业政策
来源: 作者: 时间:2008-11-03 18:24
10月15日,位于东莞的玩具代工商合俊集团(下称“合俊”)倒闭,近7000名员工面临失去工作的境地。合俊只是珠三角无数倒掉的制造企业之一。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
从金融企业、IT企业受资金约束被迫做出减薪减员调整开始,到其他与资金关联度密切的行业出现严峻的局面,直至房地产中介大量关闭、珠三角众多出口导向性的企业工人不得不重新开始寻找工作,这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必然吗?答案或许并不如此。
尽管没有刚性的裁员,但是很明显,各行业的减员以及心理预期已经开始蔓延。
据深圳人才大市场统计,从2008年第二季度开始,人才市场进场招聘的单位数量就开始明显减少,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更是明显下降了三成。与之相对的是,连续四个月,进场找工作的人数增长了近四成,失业率在不断攀升。
目前可以公开查询的有关就业统计数据,来源于城镇失业登记。“但是一般经济冲击发生的时候,对于非正规的就业影响更大一些,这些非正规就业的一个特点就是脆弱性,就业很简单失业也很容易——本来这一部分就业也不在统计体系内,所以很难得到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都阳说。都阳所说的非正规就业,包括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雇员,从事自我经营的人等等。
从破产倒闭的工厂流失的劳动力并没有纳入常规的就业统计里面,因此,他们不能被反映在失业率中,从统计上可能看不到失业数字,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舫表示,“真实产生的情况不好估算。”
从统计上不能得到反映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决策人也注意到这个情况,但是他们也看不到全面的足够的信息,只是听到一些局部的反映,那么就可能影响到决策。”蔡舫表示。
失业现象进而影响家庭收入,收入减少导致消费减少。“这是一个不良的循环,从经济增长下滑到收入的下滑,然后到经济增长拉动因素找不到了,然后经济增长还可能下滑,然后造成更多的失业现象。”蔡舫说,“如果已经形成了这么一种不良的循环,也有可能导致明年会有更大的问题。”
房地产、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等产业的业务量和资金减少,必然导致与其相关联的IT业、装修业、建筑业、钢筋水泥制造商、贷款抵押公司、物流公司、初级半成品制造商等相关产业出现需求衰减。而更多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将如同拴在这些行业上的蚂蚱,不得不面临减产、停产和减员减薪的危机。
下一篇:电子元器件:行业预期仍在向下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