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董事长熊群力的压力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时间:2009-04-16 18:01

     尽管电子信息产业规划及细则已经出台,但这并不能挽救陷入亏损的电子企业:4月13日,*ST夏新(600057.SH)第五次发布预亏警告,4月14日,中国电子(00085.HK)公告2008年由盈转亏,亏损额达2.2亿港元。
    
      所有这些无疑都将给熊群力增加不少烦恼和压力。熊群力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电子”,简称“CEC”)董事长、党组书记。
    
      中国电子正是*ST夏新和中国电子的大股东,除此之外,中国电子还拥有12家电子类上市公司,随时查看下属上市公司的股价已经成为熊群力的工作内容之一。
    
      根据中国电子的2008年业绩,在中国电子于2007年接管飞利浦手机业务之后,致力于将OEM/ODM业务转型为品牌制造商,不过2008年上半年,飞利浦新品推出放缓,销量大减43%,下半年加快新品推出速度,但却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全年,中国电子收入减少了28%,为22.67亿港元。
    
      不过,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熊群力计划用10年时间,也就是在2015年,使中国电子进入世界500强的战略规划。
    
      熊群力表示,中国电子未来仍将加大产业整合力度,逐步增加核心产业的比重,“目前整体业务改革已经初步完成,此举将为日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他说。
    
      “中国电子发展核心业务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通过资本市场。”熊群力说,中国电子计划在每个领域打造一个平台公司,实现相关企业的协同,不过一个平台公司不等于一家公司,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平台公司之内还会有数家公司存在。
    
      集成电路方面,中国电子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国电子将发挥重要作用。2008年6月,该公司以15.2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大电子35.94%的股权,实现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销售产业的初步整合。
    
      第二步与上海市政府携手推进集成电路产业进程。主要做法是将华虹集团进行拆分,拆分后的上海华虹将以集成电路制造为主,并计划上马12英寸、65纳米甚至更先进的产业线,这部分产业由上海市政府和中国电子联合推进。
    
      其余包括华虹设计、上海贝岭和以集成电路设计为主的投资公司都已经由CEC绝对控股。至于这些集成电路设计资源公司下一步如何整合,熊群力表示,究竟是立即整合成一个平台公司还是先推进业务协同,由集团公司对这些设计企业进行直接管理,方案还在研究之中。
    
      软件领域,中国电子计划以中国软件(600536.SH)为平台,打造国家高端软件产业平台。具体措施包括已收购重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公司武汉达梦;积极争取“核高基”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项目和资金扶持,加大基础软件的研发力度;以及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向中软注入4亿资本金。
    
      消费电子产业目前是中国电子的薄弱环节,包括*ST夏新等企业在内,多家公司陷入亏损困境。熊群力表示:“我们一直在研究发展思路和解决措施,相信能找到一个既有利于产业发展,又照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中国电子已经确定了集成电路、软件和计算机为公司的三大核心产业,实际上,到2008年为止,这一产业布局已经基本成型。
    
      经过上述调整,熊群力介绍说,在过去一年中,中国电子已经缩减了200多家“非主业、非盈利、非可控”的子公司,如果从2007年6月开始计算,数目已经达到300多家,目前还有100多家正在整合。
    
      整合工作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是给熊群力的一场额外考试。
    
      “我们在2008年初还是定下了很高的发展目标,但在实际发展中,我们不得不根据形势重新修改目标,今年的发展规划就比较理性。”熊群力说。
    
      熊群力面前,确实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