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面临核心技术空心化
来源:车市论坛 作者:—— 时间:2010-04-23 14:02
一个汽车产业,往往带动100多个产业的发展。从上游看,汽车可带动钢铁、机械、橡胶、有色金属、石化、电子、纺织等几十个大产业特别是加工业的发展;从下游看,可带动保险、金融、销售、租赁、培训、维修、加油站、餐饮等众多服务业。在日本,生产一辆汽车,仅在制造业内的关联系数就达2.67;而在美国,60%的工业机器人(42.100,-4.30,-9.27%)、40%的机床、70%天然橡胶、11%的钢材、20%的玻璃、20%的铝用于汽车生产,汽车产业的波及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通过对2005年中国6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流量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将可以有效带动其上下游关联产业2.64元的增值,从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来看,在全部62个部门中排名第11位。而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对关联产业的促进拉动作用还将进一步加大。但中国汽车业与相关产业总体上的战略合作仍较为缺失。
汽车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不仅是指一般性的介入或渗透,融合也不仅是指汽车产品上应用,而是一种产业融合。通过这种融合,可以发现汽车产业各个领域的各种新科技,实现突破性发展,从而创造出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但目前中国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面临核心技术空心化问题。虽然汽车电子市场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国内汽车电子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乘用车汽车厂大多是中外合资企业,由外方掌握着技术的决策权,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也多由外方传统配套商提供,国内自主开发的电子产品很难进入其配套体系。核心汽车电子系统的国产化进展甚微,核心技术始终为博世(Bosch)、西门子(Siemmens)、德尔福(Delphi)等国外汽车电子巨头牢牢控制。即使国内已成规模的汽车电子供应商的产品一般也为非核心的子系统、模块为主。国内汽车电子供应商一般选择为国际著名汽车电子供应商提供配套或发展相对要求较低的如汽车音响、娱乐、汽车通讯、汽车导航等产品等作为切入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 •中兴通讯2021年全面发力2C市场,加大芯片等底层核心技术投入2020-12-31
- •华润微常务副董事长、核心技术人员陈南翔辞职2020-08-28
- •思特威成功收购深圳安芯微电子,进一步加速汽车电子领域布局2020-06-19
- •TPMS产业链迎来上涨潮,核心技术依然掣肘2020-04-01
- •日本风投:深度学习是未来核心技术,但不应投入容错性小的行业2019-11-15
- •核心技术加持,华景与科大讯飞“软硬结合”优势突出2019-09-16
- •超20家大厂集体缺席法兰克福!汽车电子还是门好生意吗?2019-09-09
- •面对核心技术外流中国 韩国半导体业界建议修法2019-05-20
- •车用CIS出货放量 台厂胜丽营运乐观2019-02-18
- •汽车电子之线束工艺设计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