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监控管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作者:—— 时间:2010-06-07 10:03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于2008年5月1日通车,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位于钱塘江入海的河口海湾,是国道主干线——沈海高速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杭州湾环线的组成部分,大桥的开通缩短了宁波至上海间的行程距离120公里。从而大大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集众多先进工程技术于一体的民用、观光型高科技大桥,其交通组织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 杭州湾跨海大桥有36公里长,桥面上仅在大桥中间设有一个海中平台,其它没有上下匝道,车辆一旦上了大桥,就没有其他方向选择,交通流向呈现单一的特点;
· 交通流中重载或超重载的车辆会占相当比例,长期运输会对大桥的路面结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 杭州湾跨海大桥入口方向无主线收费站,整体交通控制需要与路网其它路段联动;
· 由于整个大桥大部分路段位于海面上,所以大桥交通更容易受气候如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
因而,监控、通信、收费三大系统机电项目工程是杭州湾跨海大桥交通附属工程中最为重要也最具技术含量的单位工程之一。
交通监控综合平台的建设需求及分析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期望大桥监控系统在大桥运营阶段能够实现:实时采集大桥交通相关的各类信息,比较全面地获取大桥交通运行情况、事故状况,大桥区域的气象情况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数据库中的配置信息,采取一定的交通诱导控制策略,对大桥各级设备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为大桥的交通运输提供快速、安全的服务,为监控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期望大桥交通监控系统在运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监控系统建设初期,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单位依据设计部门的整体规划设计,提出大桥综合监控系统在大桥建成通车后,必须实现以下几点功能:
· 中心图像实时显示大桥重点路段,海中救援服务平台,南北通航孔及非通航孔信息;
· 准确实时采集数据:采集大桥的重点路段,海中服务平台,南北通航孔及非通航孔,大桥沿线气象、交通等实时数据,并存储较长时间的历史数据;
· 提供交通决策支持:及时妥当处理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道路施工,特殊天气等情况,提供相应交通诱导控制方案;
实时监控大桥结构健康,大桥负载,桥梁内部湿度及航空航道安全等,为大桥自身安全提供保障,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照明系统及设备系统,为大桥监控提供物理保障;
· 积累数据,离线分析交通流规律,为大桥长期运营提供支持;
· 与路网监控中心,港务监控中心及相邻路段共享部分数据,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业主需求和项目整体设计,在原招标设计基础上,深化了具体整体实施方案,并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通过与业主和设计单位的反复沟通,根据项目特殊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软件设计。
系统组成
杭州湾跨海大桥交通监控系统主要分为通信系统、监控外场设施以及监控分中心三部分组成。
通信系统
杭州湾跨海大桥通信系统分为2个层次,主干通信层和现场接入网通信层。其中主干通信层采用万兆路由交换机,共有3套骨干设备分别安装在南岸通信分中心、海中平台临时通信机房、北岸服务区通信机房,中心程控数字交换系统完成路段内语音业务交换,且本路段主干通信系统经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连接线和宁波绕城高速骨干节点,与省联网中心骨干通信联网,监控和收费数据实时上传省中心。
现场接入网层面主要由外场2个工业以太网环网组成,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分为组成南北两个环网,北环通过北岸服务区万兆骨干交换机上传数据至监控中心,南环直接接入到监控中心万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下,两个环网通过点对点的单路数据光端机将外场设备数据采集并上传。外场每个通信点分别安装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数字光端机、视频复用光端机等设备完成桥上监控、收费视频、图像与监控分中心的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