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创意 谨防新兴产业LED走老路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 时间:2011-04-28 10:58

 头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夺目光环,中国的LED(半导体)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甚至有预测认为,今后5~8年,产业规模可能突破1万亿人民币。然而,在规模“做大”的同时,一些曾经在传统产业中出现,并且至今仍未完全解决的“老问题”,也开始朝这个“新产业”渗透。

 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标准不明、推广模式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不仅使得产业自身发展受到影响,也给跨国巨头占领中国相关产业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问题绝非在个别产业中孤立存在,而是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指标,而是重在以此为契机,利用其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特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中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但在实际操作中,此等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安排,却成为了一些地方政府手中一张拉动GDP的“王牌”,以为上的项目越多,实现的发展就越快,于是纷纷打着“产业升级”的旗号一拥而上;再加上国家本不算强的技术和资金支撑,到了有关部门手里又演变成了“撒胡椒面”式的“利益均沾”,也就难以打造出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巨头。

 如此一来,国家的“良好愿景”最终只可能换来又一场的“大跃进”——貌似热火朝天,实则后患无穷。

 以LED产业为例,鉴于中国市场规模巨大,近期来,已有诸多国际巨头开始在中国这一产业领域内谋篇布局。因此对中国自身而言,如果未来3~5年仍只重数量增加,不重能力提升,那中国的这一产业或将只能再走许多传统制造行业的老路——贴牌、代工、组装、给国际巨头打工。

 庆幸的是,事情的发展仍有相当大的转机。早有学者指出,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尽管在一些上游核心技术同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但绝非望尘莫及,如果处理得当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实现同国外的齐头并进。

 因此,要真正实现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带动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初衷,关键在于对症下药。散兵游勇式的落后者,很容易被逐个击破,因此面对激烈竞争,需集中优势力量,整合行业资源,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只有在研发上“提前占位”,才有可能在产业上实现超越发展。

 同时,还应完善相关财政补贴政策,加快节能产品推广,尽快建立具有国际影响理的标准体系和检测平台,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