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大尺寸平稳 小尺寸走俏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 时间:2011-10-21 10:29
近日,我国京东方和华星光电8.5代线相继宣布量产。与国内上马高世代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全球液晶面板产业低迷,LGD不久前再次推迟了在广州8.5代线的开工日期。就在大尺寸液晶面板利润逐步走低时,小尺寸面板市场却日益走俏,颇受厂商青睐,使液晶面板业走在十字路口,上游面板的角力陷入胶着状态。
大尺寸忙升级
产能过剩具有周期性,从长远来看大尺寸液晶面板需求量仍有上升空间。
当前,全球液晶面板销售日趋饱和,产能过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与LGD推迟8.5代线建设不同的是,我国京东方和华星光电自主建设的8.5代线传来了量产的好消息,为液晶面板的寒冬季节,传来了一丝暖意。
记者了解到,京东方北京8.5代线总投资280.3亿元,玻璃基板设计产能为9万片/月,预计达产后年产量达1300万片液晶屏,目前产品综合良品率已经达到85%。而华星光电8.5代线总投资245亿元,也将实现从26英寸到55英寸全系列主流液晶电视面板的国产化。
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根据DisplaySearch预测,2012年液晶电视国内市场需求为5000万台,2015年将达8000万台。一条8.5代线,根据切割的产品尺寸不同,以9万片玻璃基板的产能计算,每年可生产1200万片到1400万片液晶显示屏。按此计算,如果仅满足国内对液晶面板的需求就需要6条8.5代线。目前产能过剩,是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所导致的,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尺寸液晶面板会出现井喷式的需求。”
可以说,对于液晶面板这个成熟的产业而言,京东方和华星光电8.5代线相继投产,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国彩电用液晶面板实现了从无到有,并彻底结束了大尺寸液晶显示屏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无独有偶,就在国内两条高世代线热火朝天的开工、量产时,近日面板巨头三星电子传出消息:在中国投资的7.5代面板生产线可能升级至8.5代线。对此,三星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否认说,三星电子只是向韩国方面递交了一份申请书,至于在中国地区液晶面板升级到8.5代线,虽然有意向,但至今并没有明确的计划。
DisplaySearch市场研究总监张兵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即使三星升级7.5代线只是说明其面板切割的主流尺寸有了更改,但是在中国地区的规划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我国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两家产能仅占全球10%的市场份额,属于二、三线厂商,要与外资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必须提高产量和良品率,并完善供应链,才能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小尺寸华丽转身
液晶面板尺寸并非越大越好,小尺寸液晶面板高精度、高利润的特点备受厂商青睐。
与大尺寸液晶面板日趋饱和不同的是,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因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热销供不应求。在这个背景下,索尼、东芝和日立三大日本电子企业抱团,致力于中小型尺寸液晶面板业务的研发。
这不禁让人猜想,在液晶面板市场,是否有大尺寸向中小尺寸转移的趋势呢?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秘书长孙政民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相对于高世代液晶面板,日本企业在中小尺寸领域更具有竞争力。索尼和东芝一直以来在中小尺寸方面占据优势,日立生产线此前最高也只不过是6代线,考虑到中小尺寸市场效益更好一些,几个企业合作也是必然。”
上一篇:全球版图变迁下IC设计挑战及前景
- •小尺寸面板价全年跌幅达34%2023-12-28
- •7月国内液晶面板产线稼动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73%2022-08-19
- •退出又反悔,韩液晶面板企业“失算”2021-06-09
- •50亿元惠科显示模组项目落户绵阳 与绵阳惠科液晶面板项目形成配套2021-01-11
- •遭京东方、TCL华星疯抢!中电熊猫为何有如此魔力?2020-04-08
- •转型加速?夏普计划分拆液晶面板事业 单独上市2020-03-18
- •2020年2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华星光电首次摘得全球第一桂冠2020-03-17
- •亏损创纪录,LG宣布停止在韩国生产液晶电视面板2020-02-03
- •外媒:海信决定退出OLED电视产品线2020-01-20
- •2020年小尺寸手机将重返主流?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