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下的“中国芯” 如何走向繁荣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作者:—— 时间:2011-12-27 09:12

    有人说,无法引进的好处是逼着自己做起来,例如我国航天业很有成就;但高度市场化的行业自主创新力就较弱,例如汽车业。“在软件业,可以说没有中国人做不出来的软件,关键是有没有人用。”倪光南院士称。
  



  创新的精髓是经济,以上虽然是对我国部分工业现状的描述,但在芯片设计业似乎也有些类似,因此一些芯片需要政策的鼓励和扶持;很多新技术之所以没有被采用,是因为经济性还不够好。

  在2011年11月举行的“2011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年会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十年成就展”上,新一届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博士在主题报告中说,2011年我国IC设计业销售额将达到686.8亿元人民币,超过了100亿美元,比超常规发展的2010年还增长25.08%,占全球市场13.89%,比2010年的11.89%有所增加。我们IC设计业辉煌成就的背后,有我国产业政策的积极支持。

  


  魏少军博士还指出,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创新的精髓是经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所做的新的组合”,包括五种情况: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来源;实现企业新的组织方法。并特别提出,必须把创新(Innovation)和发明(Invention)区别开来。只有发明得到实际应用,并且在经济上起作用,才成为“创新”。因此,“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