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科光电:做最佳LED照明解决方案
来源:高工LED 作者:--- 时间:2011-05-04 00:00
【高工LED专稿】 杭科光电(下称杭科),是国内最大的功率型LED封装企业之一。2010年,国内封装企业面临台企入侵,上游芯片供给紧张,以及销量与产能倒挂多重困难。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杭科以150KK的月产能和综合实力,在中国LED封装企业竞争力排名中列位前十。
进入2011年,按杭科董事长严钱军的话说,基于今年国内LED行业大环境以及内部战略调整,杭科将变相对保守为相对激进,在处于品质金字塔顶端和市场份额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于此同时,杭科仍将不遗余力推动他们潜心准备了两年的“增值服务”理念,在LED照明领域开启一个提供下游灯具厂商光、色、电、热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服务品牌,力争做LED界的“英特尔”。

踩准节拍,顺势而为
高工LED:行业内都听说杭科一向比较低调,公司经营非常稳健,这是否是您的性格使然?
严钱军:我是相对比较保守的一个人,所以公司发展有受这方面的影响。杭科这些年做事情很稳,我们跟同行很大的不同在于我们不过分追求产值,而是专心把产品做好,做金字塔顶端,进口的替代。保时捷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它是做高端的,但它的量也跑得非常大。我们也在学习和思考,在做好产品品质的同时提升我们的服务,把原先杭科为生产型品牌向服务型品牌转型,把我们杭科品牌做响,把市场份额进一步做大。
高工LED:那么,杭科稳健的经营作风会不会影响到企业的规模扩张?
严钱军:以前,我们无论在广东,还是浙江本地,都做得非常稳健。客户提货,没有应收账款,全部做现款,在行业内可能只有我们一家是这样。现在只有一些多年的老客户,我们才做月结付款。之前这样我们发展确实很稳固,但是也确实有些影响到快速扩张,所以公司开始做调整,希望能够结合资本市场进行拓展,增加规模优势。
高工LED:去年以来,国内封装企业排队过会。据我们了解,杭科也被很多风投券商盯上,在这轮上市热潮中,杭科将如何打算?
严钱军:作为浙江地区最早从事LED封装的企业,我们一直来以品质第一、创新进取、均衡发展、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指导企业的发展。说到风投券商,早在两年前就有不少国内知名机构找过我们,因为企业的运营状况非常好,当时对融资的需求不是特别急切,所以还有意回绝了他们。我的想法是先做好产品、做好企业,再走上资本市场,助推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高工LED的消息很灵通,近两个月确实有不少国内外的机构在与我们接洽。目前,我们的上市工作已经在准备过程中了。
高工LED:是否意味着杭科将从四平八稳转向快速扩张?以市场份额为最大目的?
严钱军:我们要转变的,只是在高端定位与市场规模上做一个权衡,一方面不放弃追求品质,另一方面也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去顺应市场。上市工作启动以后,杭科的整个团队工作方式会从相对保守转向相对激进,发展将会提速;但是,我们不会牺牲多年沉淀下来的注重品质的传统,一味追求市场份额。
上涉材料,下及灯具模块
高工LED:2010年,国内封装企业既面临庞大的台湾封装企业入侵,又受制上游芯片供给紧张,还忍痛销量与产能倒挂,三面受敌。2011年,整个大环境似乎也不甚明朗。对此,您觉得封装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严钱军:杭科与其他封装企业不太一样,一个是对产品的定位相对比较高,另外是对封装本身的理解相对比较深入。立足产业链的中间,我们涉及的面稍微广一点,上游这块包括基础材料,我们也在看在碰,下游到模块到应用都有接触。
当然我们的主营业务还是封装,主要针对通用照明和景观照明;但是我们给客户的不只是产品本身,跟随我们的产品一起到达客户处的,还会有我们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所以我们会做一些关联到上下游的资源和技术整合。
高工LED:您提到材料,杭科开始涉足哪些材料?
严钱军:从上游开始,芯片方面我们和几家大厂一直都有合作;除了芯片以外的其他材料,我们都在设法研究,有些是和高校合作,有些是自己在搞。2010年我们规划了一个实验室,新增加投入500万,把基础材料这块,包括可靠性分析、失效分析做扎实。
高工LED:我们走访了很多封装企业,听到业界有这样一种声音:封装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对芯片和支架的把握。您对此怎么看?
严钱军:把封装做好其实是系统化的工程。很多同行提到支架的话,可能是从成本上考虑;但其实象硅胶、荧光粉、焊料及辅料,这些占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而我们研发基础材料的出发点,一是成本控制,二是质量把控,三是产品创新,这是我们的核心。
高工LED:您提到杭科的封装器件主要用于照明领域,那么景观照明和通用照明的占比各是多少?你们在照明这块有哪些优势?
严钱军:目前,景观照明占20%左右,通用照明占80%左右。路灯方面,我们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LED路灯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在隧道灯方面,我们是我国863计划唯一一个隧道灯项目的牵头单位。
路灯和隧道灯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对LED的要求相对比较高,路灯企业的大量使用,对我们室内大功率LED的推动也比较大。
高工LED:2010年杭科的月产能是150KK,今年将有多少增长?直插与贴片是怎么分布的?
严钱军:今年会增加,到8月份估计到200KK。SMD今年要超过直插的,SMD去年30%,今年超过50%。
呼唤合作,打造“增值服务”品牌
高工LED:据高工LED观察,2011年将是国内LED企业寻求上下游合作的一年,对此您怎么看?
严钱军:过去一年LED业界比较流行垂直整合,而我们则更倾向于和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进行合作,因为杭科定位为一个服务型的品牌。LED涉及的光、色、电、热由杭科来系统化解决,杭科的目标是LED界的英特尔。
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新兴并不断发展和成熟化的产业,LED行业产业链上的分工会逐渐专业化和明晰化。杭科的产业定位是把研发制造这块核心的东西,基本都揽下来。我们不光做元器件,做基础材料,还做模块、组件和解决方案;而我们下游的策略联盟、合作伙伴也好,客户也好,他们主要的精力是把市场渠道建设好,品牌建设好。这样,我们把核心的部分做好了,下游产品的品质就有保障,就可以对产品本身其他的一些重要因素,比如结构、表面处理、灯具设计上下功夫,这样的合作会让产品更出彩。
高工LED:您一直在说杭科将自己定位为服务型品牌,您能谈一谈你们的服务体系是如何构建的吗?
严钱军:立足产业链的中间,杭科将搭建起上游芯片、材料和下游应用端的沟通桥梁,将上游的新产品推介到下游,并将终端的需求反馈到上游;此外,杭科将对下游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提供客制化解决方案,协助客户攻克一些技术难题,进而推动LED照明产业的健康发展。
进入2011年,按杭科董事长严钱军的话说,基于今年国内LED行业大环境以及内部战略调整,杭科将变相对保守为相对激进,在处于品质金字塔顶端和市场份额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于此同时,杭科仍将不遗余力推动他们潜心准备了两年的“增值服务”理念,在LED照明领域开启一个提供下游灯具厂商光、色、电、热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服务品牌,力争做LED界的“英特尔”。

踩准节拍,顺势而为
高工LED:行业内都听说杭科一向比较低调,公司经营非常稳健,这是否是您的性格使然?
严钱军:我是相对比较保守的一个人,所以公司发展有受这方面的影响。杭科这些年做事情很稳,我们跟同行很大的不同在于我们不过分追求产值,而是专心把产品做好,做金字塔顶端,进口的替代。保时捷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它是做高端的,但它的量也跑得非常大。我们也在学习和思考,在做好产品品质的同时提升我们的服务,把原先杭科为生产型品牌向服务型品牌转型,把我们杭科品牌做响,把市场份额进一步做大。
高工LED:那么,杭科稳健的经营作风会不会影响到企业的规模扩张?
严钱军:以前,我们无论在广东,还是浙江本地,都做得非常稳健。客户提货,没有应收账款,全部做现款,在行业内可能只有我们一家是这样。现在只有一些多年的老客户,我们才做月结付款。之前这样我们发展确实很稳固,但是也确实有些影响到快速扩张,所以公司开始做调整,希望能够结合资本市场进行拓展,增加规模优势。
高工LED:去年以来,国内封装企业排队过会。据我们了解,杭科也被很多风投券商盯上,在这轮上市热潮中,杭科将如何打算?
严钱军:作为浙江地区最早从事LED封装的企业,我们一直来以品质第一、创新进取、均衡发展、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指导企业的发展。说到风投券商,早在两年前就有不少国内知名机构找过我们,因为企业的运营状况非常好,当时对融资的需求不是特别急切,所以还有意回绝了他们。我的想法是先做好产品、做好企业,再走上资本市场,助推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高工LED的消息很灵通,近两个月确实有不少国内外的机构在与我们接洽。目前,我们的上市工作已经在准备过程中了。
高工LED:是否意味着杭科将从四平八稳转向快速扩张?以市场份额为最大目的?
严钱军:我们要转变的,只是在高端定位与市场规模上做一个权衡,一方面不放弃追求品质,另一方面也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去顺应市场。上市工作启动以后,杭科的整个团队工作方式会从相对保守转向相对激进,发展将会提速;但是,我们不会牺牲多年沉淀下来的注重品质的传统,一味追求市场份额。
上涉材料,下及灯具模块
高工LED:2010年,国内封装企业既面临庞大的台湾封装企业入侵,又受制上游芯片供给紧张,还忍痛销量与产能倒挂,三面受敌。2011年,整个大环境似乎也不甚明朗。对此,您觉得封装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严钱军:杭科与其他封装企业不太一样,一个是对产品的定位相对比较高,另外是对封装本身的理解相对比较深入。立足产业链的中间,我们涉及的面稍微广一点,上游这块包括基础材料,我们也在看在碰,下游到模块到应用都有接触。
当然我们的主营业务还是封装,主要针对通用照明和景观照明;但是我们给客户的不只是产品本身,跟随我们的产品一起到达客户处的,还会有我们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所以我们会做一些关联到上下游的资源和技术整合。
高工LED:您提到材料,杭科开始涉足哪些材料?
严钱军:从上游开始,芯片方面我们和几家大厂一直都有合作;除了芯片以外的其他材料,我们都在设法研究,有些是和高校合作,有些是自己在搞。2010年我们规划了一个实验室,新增加投入500万,把基础材料这块,包括可靠性分析、失效分析做扎实。
高工LED:我们走访了很多封装企业,听到业界有这样一种声音:封装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对芯片和支架的把握。您对此怎么看?
严钱军:把封装做好其实是系统化的工程。很多同行提到支架的话,可能是从成本上考虑;但其实象硅胶、荧光粉、焊料及辅料,这些占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而我们研发基础材料的出发点,一是成本控制,二是质量把控,三是产品创新,这是我们的核心。
高工LED:您提到杭科的封装器件主要用于照明领域,那么景观照明和通用照明的占比各是多少?你们在照明这块有哪些优势?
严钱军:目前,景观照明占20%左右,通用照明占80%左右。路灯方面,我们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LED路灯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在隧道灯方面,我们是我国863计划唯一一个隧道灯项目的牵头单位。
路灯和隧道灯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对LED的要求相对比较高,路灯企业的大量使用,对我们室内大功率LED的推动也比较大。
高工LED:2010年杭科的月产能是150KK,今年将有多少增长?直插与贴片是怎么分布的?
严钱军:今年会增加,到8月份估计到200KK。SMD今年要超过直插的,SMD去年30%,今年超过50%。
呼唤合作,打造“增值服务”品牌
高工LED:据高工LED观察,2011年将是国内LED企业寻求上下游合作的一年,对此您怎么看?
严钱军:过去一年LED业界比较流行垂直整合,而我们则更倾向于和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进行合作,因为杭科定位为一个服务型的品牌。LED涉及的光、色、电、热由杭科来系统化解决,杭科的目标是LED界的英特尔。
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新兴并不断发展和成熟化的产业,LED行业产业链上的分工会逐渐专业化和明晰化。杭科的产业定位是把研发制造这块核心的东西,基本都揽下来。我们不光做元器件,做基础材料,还做模块、组件和解决方案;而我们下游的策略联盟、合作伙伴也好,客户也好,他们主要的精力是把市场渠道建设好,品牌建设好。这样,我们把核心的部分做好了,下游产品的品质就有保障,就可以对产品本身其他的一些重要因素,比如结构、表面处理、灯具设计上下功夫,这样的合作会让产品更出彩。
高工LED:您一直在说杭科将自己定位为服务型品牌,您能谈一谈你们的服务体系是如何构建的吗?
严钱军:立足产业链的中间,杭科将搭建起上游芯片、材料和下游应用端的沟通桥梁,将上游的新产品推介到下游,并将终端的需求反馈到上游;此外,杭科将对下游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提供客制化解决方案,协助客户攻克一些技术难题,进而推动LED照明产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摄影节LED照片首次在渝亮相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安谋科技Arm China发布CPU IP“星辰”STAR-MC3,助力客户高效部署端侧AI应用
-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高可靠性电容式传感,直面汽车应用严苛工况挑战
- Melexis以新型电机驱动芯片推动设计简化
- 罗姆与英飞凌携手推进SiC功率器件封装兼容性,为客户带来更高灵活度
- 东芝推出采用最新一代工艺技术的100V N沟道功率MOSFET,助力提高工业设备开关电源效率
- 从聚力向芯到生态共筑:以互联技术助力打造AI算力产业链闭环
- 摩尔斯微电子与普罗通信合作加速Wi-Fi HaLow市场普及
- 瑞萨电子推出针对未来工业和机器人应用的旗舰产品RA8T2 MCU 超高算力、高实时性、支持TSN及多协议工业以太网
- 双芯闪耀GDSCN832和GD32H75E激发EtherCAT更强威力
- 国内TOP15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安森美USB-C充电方案技术细节
- AI时代安全能力如何保障?安谋科技Arm China给出核芯IP答案
- 从聚力向芯到生态共筑:以互联技术助力打造AI算力产业链闭环
- 国内TOP15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2025迎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 兆易创新全栈芯片已就位
- 共绘具身未来 ADI携手产业伙伴举行人形机器人媒体分享会
- 摩尔斯微电子完成8800万澳元(5900万美元)C轮融资,引领下一代物联网新纪元
- 安森美将收购奥拉半导体Vcore电源技术,以强化其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领域的领先地位
- 瑞萨电子推出针对未来工业和机器人应用的旗舰产品RA8T2 MCU 超高算力、高实时性、支持TSN及多协议工业以太网
- 摩尔斯微电子宣布屡获殊荣的MM8108 Wi-Fi HaLow系统级芯片、模组、评估套件及 HaLowLink 2正式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