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LED上市公司专利风险日渐膨胀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 时间:2011-06-02 00:00
【高工LED综合报道】 专利少,有效率低,国内七成专利或无效
5月,国内LED封装巨头广州鸿利光电(300219.SZ)、LED显示屏厂家奥拓电子(002587.SZ)分别成功登陆深圳创业板和中小板。接下来,已成功过会的洲明科技和瑞丰光电也即将IPO。这意味着,在国内上市的LED企业数量将超过10家。
“国内LED上市公司越多,就意味着国际LED巨头可下手或可瞄准的对象越多,因为其市场规模已足够大。中国LED照明专利战将一触即发。”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苏州纳晶光电董事长梁秉文近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国际LED巨头和很多专利钓鱼者已经在收集相关证据,有一部分国内LED企业已收到专利侵权的律师函,只是还没有公开。
巨头的布局
“虽然国内LED企业近几年申请了很多LED专利,甚至是LED发明专利,但绝大部分都不是原创,大部分都是在国际LED巨头原创专利的基础上,做一些修补,其专利含金量也大打折扣。”梁秉文指出,“如果真正与国际LED巨头打起专利官司,国内企业LED发明专利近70%都可能无效。国际LED巨头之所以还没有利用专利武器向国内企业下手,其主要原因是在等待中国LED企业成长。”
事实上,近15年来,全球LED专利官司就从来没有消停过。
2006年,日亚化学以白光LED专利侵权起诉英国零售商Argos公司;同一年,日亚化学与韩国首尔半导体相互起诉对方专利侵权。去年,日亚化学又向台湾亿光、灿坤日本公司、美国Wilmar发起专利诉讼。最近飞利浦已起诉了韩国首尔半导体专利侵权,科锐起诉旭明专利侵权。
行业资料显示,从1996年至2010年15年时间里,全球所发生的LED专利官司高达168起。其中,日亚62起、飞利浦28起、科锐20起、首尔半导体18起、丰田合成15起、欧司朗14起、泛晶电集团18起、专利授权公司10起。
不过,国际LED巨头之间专利战争一般都以和解、签订专利交叉授权告终。今年以来,欧司朗、科锐、日亚化学、丰田合成和飞利浦分别达成LED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至此,全球五大LED巨头已基本形成新的新专利交叉网。
“国际LED巨头所组建的新专利交叉网,意味着LED专利联盟的形成。最要命的是,该LED专利联盟已经将国内LED企业排除在外。”梁秉文指出,目前国内很多LED专利也是国际LED巨头在华申请的,“因此,对国内企业来说,LED是一布满了‘地雷’的产业”。
或许数字更能说明其中的危机。目前全球申请的LED专利达12.4万件,其中美国占2万件、中国占2.5万件、日本占4.9万件。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2.5万件LED专利,到底有多少是属于中国企业自己的,有多少LED专利是原创目前还是一个问号。”梁秉文说。
本报记者根据国内LED企业年报或招股说明书数据得出,瑞丰光电、鸿利光电、雷曼光电(300162.SZ)、乾照光电(300102.SZ)、三安光电(600703.SH)和德豪润达(002005.SZ)六家企业的LED专利总数在707件,发明专利仅有77件。而拥有44项发明专利的德豪润达,其发明专利来源主要是收购了韩国EPIVALLEY公司。
5月,国内LED封装巨头广州鸿利光电(300219.SZ)、LED显示屏厂家奥拓电子(002587.SZ)分别成功登陆深圳创业板和中小板。接下来,已成功过会的洲明科技和瑞丰光电也即将IPO。这意味着,在国内上市的LED企业数量将超过10家。
“国内LED上市公司越多,就意味着国际LED巨头可下手或可瞄准的对象越多,因为其市场规模已足够大。中国LED照明专利战将一触即发。”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苏州纳晶光电董事长梁秉文近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国际LED巨头和很多专利钓鱼者已经在收集相关证据,有一部分国内LED企业已收到专利侵权的律师函,只是还没有公开。
巨头的布局
“虽然国内LED企业近几年申请了很多LED专利,甚至是LED发明专利,但绝大部分都不是原创,大部分都是在国际LED巨头原创专利的基础上,做一些修补,其专利含金量也大打折扣。”梁秉文指出,“如果真正与国际LED巨头打起专利官司,国内企业LED发明专利近70%都可能无效。国际LED巨头之所以还没有利用专利武器向国内企业下手,其主要原因是在等待中国LED企业成长。”
事实上,近15年来,全球LED专利官司就从来没有消停过。
2006年,日亚化学以白光LED专利侵权起诉英国零售商Argos公司;同一年,日亚化学与韩国首尔半导体相互起诉对方专利侵权。去年,日亚化学又向台湾亿光、灿坤日本公司、美国Wilmar发起专利诉讼。最近飞利浦已起诉了韩国首尔半导体专利侵权,科锐起诉旭明专利侵权。
行业资料显示,从1996年至2010年15年时间里,全球所发生的LED专利官司高达168起。其中,日亚62起、飞利浦28起、科锐20起、首尔半导体18起、丰田合成15起、欧司朗14起、泛晶电集团18起、专利授权公司10起。
不过,国际LED巨头之间专利战争一般都以和解、签订专利交叉授权告终。今年以来,欧司朗、科锐、日亚化学、丰田合成和飞利浦分别达成LED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至此,全球五大LED巨头已基本形成新的新专利交叉网。
“国际LED巨头所组建的新专利交叉网,意味着LED专利联盟的形成。最要命的是,该LED专利联盟已经将国内LED企业排除在外。”梁秉文指出,目前国内很多LED专利也是国际LED巨头在华申请的,“因此,对国内企业来说,LED是一布满了‘地雷’的产业”。
或许数字更能说明其中的危机。目前全球申请的LED专利达12.4万件,其中美国占2万件、中国占2.5万件、日本占4.9万件。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2.5万件LED专利,到底有多少是属于中国企业自己的,有多少LED专利是原创目前还是一个问号。”梁秉文说。
本报记者根据国内LED企业年报或招股说明书数据得出,瑞丰光电、鸿利光电、雷曼光电(300162.SZ)、乾照光电(300102.SZ)、三安光电(600703.SH)和德豪润达(002005.SZ)六家企业的LED专利总数在707件,发明专利仅有77件。而拥有44项发明专利的德豪润达,其发明专利来源主要是收购了韩国EPIVALLEY公司。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摩尔斯微电子宣布屡获殊荣的MM8108 Wi-Fi HaLow系统级芯片、模组、评估套件及 HaLowLink 2正式量产
- 夯实工业芯底座,共创行业新生态——全志科技亮相2025国际工业博览会
- 安森美将收购奥拉半导体Vcore电源技术,以强化 其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领域的领先地位
- Vishay携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应用解决方案 参展PCIM Asia 2025
- 安谋科技Arm China与览山电子签署Arm Total Access授权许可协议,合力满足智能汽车全场景“芯”需求
- 2025迎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 兆易创新全栈芯片已就位
- 共绘具身未来 ADI携手产业伙伴举行人形机器人媒体分享会
- 摩尔斯微电子完成8800万澳元(5900万美元)C轮融资,引领下一代物联网新纪元
- ROHM推出二合一SiC模块“DOT-247”,可实现更高的设计灵活性和功率密度
- 安森美USB-C充电方案技术细节
- 安森美USB-C充电方案技术细节
- 推动AI多场景落地,安谋科技Arm China以IP方案赋能中国“芯”动力
- AI时代安全能力如何保障?安谋科技Arm China给出核芯IP答案
- 2025迎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 兆易创新全栈芯片已就位
- 摩尔斯微电子完成8800万澳元(5900万美元)C轮融资,引领下一代物联网新纪元
- Melexis为智能IVT霍尔和分流传感器增添外部NTC输入功能
- 共绘具身未来 ADI携手产业伙伴举行人形机器人媒体分享会
- ROHM推出二合一SiC模块“DOT-247”,可实现更高的设计灵活性和功率密度
- 摩尔斯微电子宣布屡获殊荣的MM8108 Wi-Fi HaLow系统级芯片、模组、评估套件及 HaLowLink 2正式量产
- 夯实工业芯底座,共创行业新生态——全志科技亮相2025国际工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