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LED封装的选择—K1导线架与陶瓷封装相比
来源:高工LED 作者:--- 时间:2011-06-21 00:00
【高工LED专稿】 随着单位亮度不断增加,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持续增加LED的亮度,提高单颗磊镜片的面积以及使用功率势不可免,但如此一来亦伴随着高热量的产生。
在陶瓷封装尚未普及前,以Lumileds所提出的K1封装形式,在1W(或以上)的LED的领域已成为大家所熟知的产品。但是随着市场对产品特性要求的提升,封装厂仍不断地改良自家产品。而利用薄膜平板陶瓷基板再加上MOLDING直接制作光学镜片的陶瓷封装方式的引进,使得高功率LED封装产品又多了一种选择。然而这几年的时机产品验证,让国际大厂不约而同地往陶瓷封装这个方向靠拢,其中的原因值得仔细思考。
K1与陶瓷封装的比较,最大的差距在于设计的概念:
K的最大优势在于有个金属反光杯的结构,使得LED磊晶片的背发光效率能充分应用。但是K1的结构中的材料间被此次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如塑胶与金属,镜片与到导线架等,在长期高功率的循环负载下,都可能使材料介面产生间隙而使水气进入。怄气在室外的照明应用上,使用环境更复杂,温差,水气外,还有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各种气体,如硫等,都使K1的先来性遭遇到更多挑战。
而陶瓷封装的设计重点,则着眼于信赖性。利用陶瓷与金属的高导热性,将高功率所产生的热迅速导出封装体外。再加上陶瓷与封装,或陶瓷一次光学部分的高分子(硅胶)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小。因此减少了材料间热力所产生的风险。此外,一次光学的硅胶是采用MOLDING支撑所制作,一体成型并覆盖整个陶瓷基板,兼具光学及保护作用,使陶瓷封装的信赖性远高于K1.当然,陶瓷封装采用的是薄膜平板陶瓷,对于磊晶片的背光只能靠平面金属来反射,所以光的使用效率会比K1低一些,但由于陶瓷封装的本体温度较低,所以两者的效应加总起来,两者的整体发光效率差异并不明显。
至于生产效益或其他特性的比较,整理如图一,随着陶瓷封装支撑不断改进,K1被陶瓷程取代的趋势似乎是越来越明显。

图一,K1与3535陶瓷基板封装产品之综合比较
而实际在灯具的设计使用上,陶瓷封装也有优势,以球泡灯的应用为例:
图二为1W的K1及3535陶瓷封装实际外观图,明显的可以比较出,陶瓷封装的面积比K1小了3倍以上,这对于灯具中LED的排列有了更大的弹性。
在陶瓷封装尚未普及前,以Lumileds所提出的K1封装形式,在1W(或以上)的LED的领域已成为大家所熟知的产品。但是随着市场对产品特性要求的提升,封装厂仍不断地改良自家产品。而利用薄膜平板陶瓷基板再加上MOLDING直接制作光学镜片的陶瓷封装方式的引进,使得高功率LED封装产品又多了一种选择。然而这几年的时机产品验证,让国际大厂不约而同地往陶瓷封装这个方向靠拢,其中的原因值得仔细思考。
K1与陶瓷封装的比较,最大的差距在于设计的概念:
K的最大优势在于有个金属反光杯的结构,使得LED磊晶片的背发光效率能充分应用。但是K1的结构中的材料间被此次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如塑胶与金属,镜片与到导线架等,在长期高功率的循环负载下,都可能使材料介面产生间隙而使水气进入。怄气在室外的照明应用上,使用环境更复杂,温差,水气外,还有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各种气体,如硫等,都使K1的先来性遭遇到更多挑战。
而陶瓷封装的设计重点,则着眼于信赖性。利用陶瓷与金属的高导热性,将高功率所产生的热迅速导出封装体外。再加上陶瓷与封装,或陶瓷一次光学部分的高分子(硅胶)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小。因此减少了材料间热力所产生的风险。此外,一次光学的硅胶是采用MOLDING支撑所制作,一体成型并覆盖整个陶瓷基板,兼具光学及保护作用,使陶瓷封装的信赖性远高于K1.当然,陶瓷封装采用的是薄膜平板陶瓷,对于磊晶片的背光只能靠平面金属来反射,所以光的使用效率会比K1低一些,但由于陶瓷封装的本体温度较低,所以两者的效应加总起来,两者的整体发光效率差异并不明显。
至于生产效益或其他特性的比较,整理如图一,随着陶瓷封装支撑不断改进,K1被陶瓷程取代的趋势似乎是越来越明显。

图一,K1与3535陶瓷基板封装产品之综合比较
而实际在灯具的设计使用上,陶瓷封装也有优势,以球泡灯的应用为例:
图二为1W的K1及3535陶瓷封装实际外观图,明显的可以比较出,陶瓷封装的面积比K1小了3倍以上,这对于灯具中LED的排列有了更大的弹性。
图二,K1与3535陶瓷封装的外观尺寸比较
此外,陶瓷封装的高度较低,因此在同样的系统板上,陶瓷封装所制造的灯泡可以避免掉局暗区的问题,如图三,四
图三,3535陶瓷封装与K1在球泡灯中的暗区比较(1)
图四,3535陶瓷封装与K1在球泡灯中的暗区比较(2)
陶瓷封装的支撑与传统导线架的封装制成及设备大多不相同,因此目前大部分都是由欧美各龙头厂所供应,国内大厂都尚在试厂的阶段。并日电子目前已完成所有陶瓷封装的信赖性测试,推出單顆光效達10流明以上之3014及3020封裝尺寸產品。并已设置完成月产6KK的量产线,未来预计再扩充至月产30KK。并日电子将致力于高功率陶瓷封装,并使陶瓷封装成为照明应用最佳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泰国拟实施LED灯泡替代计划
下一篇:璨圆与日本三井达成策略联盟合作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安森美USB-C充电方案技术细节
- AI时代安全能力如何保障?安谋科技Arm China给出核芯IP答案
- Melexis为智能IVT霍尔和分流传感器增添外部NTC输入功能
- 推动AI多场景落地,安谋科技Arm China以IP方案赋能中国“芯”动力
- 瑞萨电子超低功耗RA0系列新增电容式触控功能MCU
- 破局具身智能落地困境,安森美核心环节布局解析
- 大联大友尚集团推出基于MPS产品的同步降压变换器方案
- 艾迈斯欧司朗展示OLED屏下光谱颜色传感技术:突破环境束缚,让屏幕总能精准呈现预期显示效果
- 全球TOP16电子代工厂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 Cadence 借助 NVIDIA DGX SuperPOD 模型扩展数字孪生平台库,加速 AI 数据中心部署与运营
- 全球TOP16电子代工厂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 瑞萨电子超低功耗RA0系列新增电容式触控功能MCU
- 破局具身智能落地困境,安森美核心环节布局解析
- 推动AI多场景落地,安谋科技Arm China以IP方案赋能中国“芯”动力
- 大联大友尚集团推出基于MPS产品的同步降压变换器方案
- 艾迈斯欧司朗展示OLED屏下光谱颜色传感技术:突破环境束缚,让屏幕总能精准呈现预期显示效果
- AI时代安全能力如何保障?安谋科技Arm China给出核芯IP答案
- 安森美USB-C充电方案技术细节
- Melexis为智能IVT霍尔和分流传感器增添外部NTC输入功能
- Cadence 借助 NVIDIA DGX SuperPOD 模型扩展数字孪生平台库,加速 AI 数据中心部署与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