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应只补贴上游 业内探讨LED照明补贴最佳方式
来源:高工LED 作者:--- 时间:2012-05-29 00:00
【高工LED专稿】 各地方政府相继推出相关LED产业扶持政策和补贴政策,内容涉及资金、土地、科研、税收、人才引进、设备购买等各个方面。而此前出台的种种鼓励扶持政策,倾向于补贴企业而不是用户,倾向于补贴政府工程而不是终端消费者。
为完成招商引资,各地政府对LED上游芯片企业大都给予了巨额补贴及政府订单的照顾。目前看来,这种补贴方式收效甚微,垄断上游原料供应的是美日韩和台湾地区的LED大厂,仅补贴设备采购仍无法解决国内LED上游企业的核心技术问题。“十城万盏”等国家扶持项目,也只能是扩大内需,使部分LED企业受利一时,并未从实质上推动中国LED产业的发展。
这样的补贴方式还逐渐引发另一个问题,鼓励企业进军上游、大量购买设备,产能铺得非常大,但又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因此LED上游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
“以前因为投资芯片的多,买MOCVD设备的多,供货特别紧张,现在退货的倒是挺多的。”CREE深圳工程中心经理刘殿伟透露,并暴露了LED上游芯片厂商的窘境。
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达成了共识:出台终端应用产品补贴及鼓励政策是最有效推动产业自下而上发展的手段。
目前在国际上,也鲜有对购买设备进行政府资金补助的案例,但对民众使用终端LED照明产品的补贴及鼓励政策,却有非常有效的效果。“这样补贴的意义在于鼓励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以及让最终端的用户能够放心购买到好的LED产品,这种鼓励是从下至上的,对整个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会有很大意义。”张小飞说。
目前,业内人士已经就LED照明补贴的最佳方式进行了探讨。德豪润达LED照明事业部总经理丁龙撰文建议,补贴用灯时间长的专业用户,不能仅停留在新的工程项目上,在照明产品替换项目上更应加强。
杭州杭科光电副总经理蒋建忠则指出,政府补贴的商品质量务必要过硬,否则政府补贴的意义是负面的,“前几年或许国内LED照明产品的质量还不成熟,现在国内一些专注于做LED照明产品的优秀厂家的产品已经跟国外的没什么差别了。”
对此,三星LED中华营业部总监汤乃斌认为,国内LED照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如补贴门槛设定过低,易造成劣品泛滥、良品遭殃;如门槛设定过高,则不利于国内民族品牌的市场培育。
为完成招商引资,各地政府对LED上游芯片企业大都给予了巨额补贴及政府订单的照顾。目前看来,这种补贴方式收效甚微,垄断上游原料供应的是美日韩和台湾地区的LED大厂,仅补贴设备采购仍无法解决国内LED上游企业的核心技术问题。“十城万盏”等国家扶持项目,也只能是扩大内需,使部分LED企业受利一时,并未从实质上推动中国LED产业的发展。
这样的补贴方式还逐渐引发另一个问题,鼓励企业进军上游、大量购买设备,产能铺得非常大,但又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因此LED上游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
“以前因为投资芯片的多,买MOCVD设备的多,供货特别紧张,现在退货的倒是挺多的。”CREE深圳工程中心经理刘殿伟透露,并暴露了LED上游芯片厂商的窘境。
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达成了共识:出台终端应用产品补贴及鼓励政策是最有效推动产业自下而上发展的手段。
目前在国际上,也鲜有对购买设备进行政府资金补助的案例,但对民众使用终端LED照明产品的补贴及鼓励政策,却有非常有效的效果。“这样补贴的意义在于鼓励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以及让最终端的用户能够放心购买到好的LED产品,这种鼓励是从下至上的,对整个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会有很大意义。”张小飞说。
目前,业内人士已经就LED照明补贴的最佳方式进行了探讨。德豪润达LED照明事业部总经理丁龙撰文建议,补贴用灯时间长的专业用户,不能仅停留在新的工程项目上,在照明产品替换项目上更应加强。
杭州杭科光电副总经理蒋建忠则指出,政府补贴的商品质量务必要过硬,否则政府补贴的意义是负面的,“前几年或许国内LED照明产品的质量还不成熟,现在国内一些专注于做LED照明产品的优秀厂家的产品已经跟国外的没什么差别了。”
对此,三星LED中华营业部总监汤乃斌认为,国内LED照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如补贴门槛设定过低,易造成劣品泛滥、良品遭殃;如门槛设定过高,则不利于国内民族品牌的市场培育。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Melexis升级锁存器,为电机应用“瘦身”
- 天空之眼:下一代无人机的AI视觉系统
- 以技术创新破局“内卷”,武汉芯源半导体打造公司首颗32位全信号链高性价比MCU
- 倒闭超6000家!上半年国产芯片市场正加速变革
- 思特威推出5000万像素1.0μm手机应用CMOS图像传感器
- 适用于高功率密度车载充电器的紧凑型SiC模块
- 赋能人工智能未来:ADI宣布支持800 VDC数据中心架构
- 艾迈斯欧司朗成功实现UV-C LED工作效率翻倍,为无汞消毒树立新标杆
- 东芝推出采用TOLL封装的第3代650V SiC MOSFET
- ADI采用NVIDIA Jetson Thor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物理智能与推理能力发展
- 以技术创新破局“内卷”,武汉芯源半导体打造公司首颗32位全信号链高性价比MCU
- 倒闭超6000家!上半年国产芯片市场正加速变革
- Melexis升级锁存器,为电机应用“瘦身”
- 思特威推出5000万像素1.0μm手机应用CMOS图像传感器
- 天空之眼:下一代无人机的AI视觉系统
- ADI采用NVIDIA Jetson Thor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物理智能与推理能力发展
- 适用于高功率密度车载充电器的紧凑型SiC模块
- 瑞萨电子推出面向下一代智能家电和表计类产品的超低功耗RL78/L23 MCU
- 东芝推出采用TOLL封装的第3代650V SiC MOSFET
- 赋能人工智能未来:ADI宣布支持800 VDC数据中心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