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路灯:如何走好下一步?
来源:LED芯片网信息中心 作者:--- 时间:2011-05-23 00:00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LED路灯开始逐渐走向理性。从第一季度密集的路灯展会上可以发现,今年LED路灯在技术、设计、应用等各方面与以前相比都有了实质性的飞跃。在重庆召开的由中国照明电器行业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道路照明展会上,据发现,企业展示的路灯已基本上都是LED产品,论坛讨论的议题也以LED为主,未来LED在功能性照明领域前景已为各界所认同。但在经历了上一轮商家盲目抢上项目、应用出现很多不成功的案例之后,企业和政府都在总结和思考LED路灯如何走好下一步?
市场持续扩大
近两年来,LED路灯不断吸引更多生产厂家的投入。老牌的传统照明企业如欧司朗、GE、索恩、施莱德、西特科(Siteco)、库朴、Zumtobel、BEGA、Hess等均已全面铺开了LED路灯的研发和生产。这些举措的动力是业界看好并持续扩大的LED路灯市场。
近几年来美、日、韩、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出于对自身能源消耗等方面的考虑,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措施,加大力度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化,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户外照明,包括道路照明、隧道照明及广场照明等。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更为LED路灯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根据城市道路照明情报总站提供的数据分析,到2010年,中国城市路灯路线总长564506.2公里(未包括农村道路),路灯1823.78万盏,其中高压钠灯1059.82万盏,占58.11%,节能光源712.18万盏,占39.04%,高压汞灯45.46万盏,占2.49%,白炽灯24.79万盏,占0.36%。由于使用的高压钠灯接近50%是超标使用,造成巨大的光污染和能源消耗,再加上高压汞灯和白炽灯的所占比例,有将近35%的路灯总量可以用LED路灯来替代。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也为LED路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上海照明学会理事长章海骢指出,从节能的角度来讲,LED路灯的优势不止在于高光效,更重要的体现为LED路灯使得智能化控制成为可能和可行的。更有效的节能是根据交通情况进行实时调节。未来,城市照明必将走向智能化控制的方向,LED灯易于控制的特点可以与智能控制系统完美结合,从而为节能的实现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GE及飞利浦的相关人士也纷纷表示今年LED路灯的生产计划有很大的提升。而国内企业如宁波燎原相关人士也透露其LED路灯生产计划由去年的3成增加为今年的5成。业内人士预计,2011年中国LED路灯市场的容量将达到50~80亿元。
产品不断完善
与前两年推广的LED路灯相比,现在的LED路灯产品已经逐渐成熟,节能优势凸显。LED路灯的散热及设计方面都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解决思路,寿命及光品质方面的问题也不断得到解决。一些LED路灯企业刚刚过年就陆续接到了国外的一些订单。“综合考虑之后,我们有选择性的接了一些单,也放弃了一些单,我们认为现在更应该将产品的质量做好。”一家企业的老总如是说。
据了解,这样的想法在LED路灯企业中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在经历了市场的混乱之后,大家今年都将重点放在了不断提升LED路灯产品质量上来,业内专家对提升照明质量的呼吁也开始引起企业的更多关注,毕竟LED为未来道路照明市场的竞争提供了一次重塑行业次序的机会,在深刻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可以期待未来更大的市场。
在提升产品及照明质量方面,企业目前着力解决的仍是散热问题、产品的长寿命、以及配光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LED路灯在散热设计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两年前就推出了一款设计独特的LED路灯产品――上下通透式设计,可以非常好的解决散热问题。
三思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场散热设计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压铸式,整体压铸一个外壳放在背面。一种是铝型材等贴在背面,前面是封闭的。而我们这款产品是上下通透的设计,实现了单颗散热,表面积直接与空气接触,很好的解决了散热问题。传统的灯面加一块玻璃,点燃以后只是边缘的空气实现对流,如果从正面加上去那么背面的导流不是太好。从散热的角度来看,这种设计形式有望成为发展趋势。”配光问题也正在得到企业的重视,许多业内人士甚至认为“配光是LED路灯的灵魂”,记者也曾体验过飞利浦的一款路灯产品,看上去简单的塑料透镜内部角度的一点微调就会导致应用效果的明显不同。相信这些问题的深入解决必将带来产品质量的一个新的飞跃。
由于路灯市场价格的敏感度比商照市场低,在价格方面,大部分LED路灯厂家表示2011年LED路灯的价格将主要受芯片价格影响,在没有技术、规模突破性进展的前提下,降价空间并不大.更多的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