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LED产业风起云涌 三大芯片商壮大光源产业

来源:LED芯片网信息中心 作者:--- 时间:2011-05-30 00:00

led

  南海LED产业发展最近风起云涌。本周一,旭瑞光电LED外延芯片项目正式投产开业。这是中国大陆首个可以批量生产4英寸LED芯片的企业,其在行业内的震动和影响不言而喻。

  2010年2月底,旭瑞光电率先进驻南海;今年的3月28日,上市公司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进驻新光源产业基地二期;5月18日,台湾奇力光电正式签约进驻位于罗村的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基地。

  从无到有,南海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聚集了来自本土、美国和台湾三地LED上游芯片制造企业。而随着这些上游芯片企业的动工建设和投产,将对南海佛山乃至全省的LED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上游企业之间会否存在竞争?

  产品供应渠道不同

  一年多的时间里,聚集了3家LED上游芯片企业,除了会对区域内的LED中下游企业产生带动作用外,3家企业之间会否存在着竞争问题也一直备受外界关注。

  作为奇美电子的下属子公司,奇力光电此前一直专注在显示器的LED背光源,此次落户南海,奇力继续为奇美供应背光源LED产品显然是毫无疑问的。对此,奇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彦松表示,奇力光电会做好背光显示器的LED产品,但同时也会面向整个照明市场。显然,面对LED照明市场这个大蛋糕,奇力光电并不愿意落下。

  相比之下,旭瑞光电则更多侧重在大功率的产品应用上。根据其对外公布的资料显示,旭瑞大部分产品定位在大功率、大尺寸和高亮度的LED产品上。而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则表示,国星光电的LED外延芯片项目会首先考虑自用,缓解自身芯片供应紧张的局面后,再考虑面向市场销售。

  “三家企业产品线和产品定位都有很大的差异,目前情况来看,还不存在竞争。”对于三家企业产品会否存在竞争问题,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耿博说,旭瑞光电是做大功率大尺寸高亮度的芯片,而奇力此前更多是着力在背光源方面,国星则是面对照明市场,主要以中小尺寸为主。

  此外,目前上游芯片供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口,不少厂家仍然要依靠进口。在此背景下,3家芯片企业更多的将是强强联合壮大区域发展。

技术领域各有侧重

  虽然目前全球超过90%的M OCVD设备供应都是来自德国的爱思强和美国的维易科,但不同的芯片企业仍然掌握着各自的核心技术。据了解,旭瑞是全球五大LED芯片厂商之中掌握并可以批量生产金属基底垂直结构芯片的两家企业之一,该公司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生产技术,其生产的LED芯片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光效最高的芯片之一。

  显然,独特的生产技术让旭瑞在LED上游芯片市场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值得注意是,旭瑞光电是由美国SemiLEDsCorporation与国星光电等6家有影响力的企业共同投资组建。在持有旭瑞12%股份的同时,国星光电也进攻上游芯片市场,对于这样的“双重身份”,国星会如何平衡?

  对此,王浩表示,相对于此前国星光电在狮山参股的旭瑞光电项目,两者研发的产品是相同的,但采用的研发技术不同。据悉,国星光电已引进由海外留学博士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为该项目的技术研发作支撑。

  奇力光电:布局南海着眼全国

  奇力光电在大陆南海的布局,实则早有端倪可寻。今年年初,奇美集团的丁景隆被授命规划奇美集团LED新局,同时兼任启耀光电总经理和奇力光电的总经理。

  根据新奇美集团LED相关布局定调,奇力光电将负责上游磊晶,而封装则是有先进开发光电和启耀光电两只脚,而启耀由于过去在面板背光技术的背景,因此会发展为有背光模组设计能力的灯条制造商、同时也自有部分封装产能。至于奇力则是定位在LED磊晶厂,扩大产能、提升技术,并且发散在各项应用当中,长远目标是希望成为LED产业的“台积电”。

  这样的布局定调在奇美最近的一系列投资变动里逐渐得到体现。随着奇美电子在中国内陆投资的增加,作为配套企业的启耀光电也把其重心从台湾转移到内地来。就在去年5月份,奇力光电正式购买了启耀在台湾的3个厂房。对此,外界认为,这是启耀把业务和产能转向大陆的一个重要风向。

  那么,启耀会布局大陆哪里?去年3月份,由启耀光电投资约400万美元的中国大陆佛山亚鸿光电已经在南海建设投产,主要业务包括液晶面板背光,LED封装及灯具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