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年内覆盖免费WiFi 已解决干扰问题?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3-07-18 09:08
罗宝线车站和列车免费WiFi全覆盖
据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已完成地铁无线上网(WiFi)系统的前期试验工作,现正在进行地铁1、2、5号线的车站设备安装和相应线路的车辆设备安装,各项设备安装进展顺利,部分车站和车辆已安装完成,正在进行调试。
在全部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是否对地铁运营系统干扰的反复测试以及相关大客流用户体验测试,待所有检测通过后,地铁无线上网(WiFi)系统将向地铁乘客开放使用。
目前地铁罗宝线、蛇口线和环中线正在安装免费WiFi设备,而华强北、市民中心等站已安装完成,正在进行免费上网测试。港铁(深圳)公司也表示,深圳地铁四号线已经签订龙华线免费WiFi服务协议,并开展了相关设计工作。
据地铁集团资源开发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年内地铁罗宝线、蛇口线和环中线所有车站的免费WiFi系统均能够安装完成,经过评估测试和专家鉴定后就会向乘客推出免费上网服务。
“不光是地铁站,我们还会在列车上提供类似服务。”据了解,地铁罗宝线将是最早实现车站和列车免费WiFi全覆盖的线路。
每个手机终端可以确保1~2M的流量
昨日,已有乘客在市民中心站站厅内搜索到了地铁免费无线上网公测热点。
连上免费WiFi后打开了微博、微信等软件,发现在站厅层速度最快,一张图片很快就发送完成;但是站台上的网速比较慢。“车站内铺设的网络带宽可以达到40M,每个手机终端可以确保1~2M的流量,刷微博聊微信甚至看视频都不成问题。”地铁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地铁自建免费WiFi的确会给市民带来方便,但是会不会影响列车运行?据了解,由于地铁采用的信号系统与WiFi信号所处的频段相同,理论上WiFi信号会对通讯系统造成一定的干扰,而地铁蛇口线也出现受便携式WiFi干扰导致列车信号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
WIFI曾导致深圳地铁停运 地铁安全问题成为焦点
几个月前,深圳多列地铁疑受乘客便携式WIFI影响停运,再次让地铁的安全性问题成为焦点。然而,有专家指出这并非地铁自身系统不安全,而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信号系统遇上了落后的地铁信号服务,即地铁尚未实现公共Wi-Fi信号全覆盖服务,导致原本在设计时能够避免的信号冲突,如今却在日渐发达的科技产品面前成为矛盾关键点。
Wi-Fi信号与部分家用及商用设备同在2.4 GHz频率下工作
Wi-Fi技术由澳洲政府的研究机构CSIRO在90年代发明并于1996年在美国成功申请了无线网技术专利。同年,美国网络通讯设备大厂朗讯(Lucent)率先发起成立无线以太兼容性联盟(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WECA),着手创立无线网络协议(WLAN)。起初发展不顺,声势远落于蓝牙(Blue-tooth)之后。1999年,WECA更名为Wi-Fi联盟,再度架构一套认证标准,提出通行业界的无线网络技术802.11一系列规格,包括802.11.b、802.11.a、802.11.等。自此,Wi-Fi成为了802.11b的昵称,而CSIRO发明的无线网技术被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选择并认定为现在Wi-Fi的核心技术标准。
其实,根据菲尔贝朗格的语句,Wi-Fi只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的术语说法,没有任何意义。直到1997年IEEE 802.11第一个版本发表,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才赋予了它技术层面的意义。而物理层定义了Wi-Fi信号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上的两种无线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方式,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Mbit/s。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BS)或者访问点(Access Point,AP)的协调下进行。
1999年,Wi-Fi技术又加上了两个补充版本,即802.11a定义了一个在5GHz ISM频段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4Mbit/s的物理层,802.11b定义了一个在2.4GHz的ISM频段上但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1Mbit/s的物理层。即便如此,2.4GHz的ISM(Industry Science Medicine)频段仍然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公开通用的无线频段,在其下工作可以获得更大的使用范围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目前广泛应用于家用及商用领域,例如汽车防盗系统、微波炉、视频设备、蓝牙技术等。在美国和加拿大,许多无线电话和婴儿监视器使用与Wi-Fi技术相同的2.4 GHz频率,以致在电话交谈时,时有Wi-Fi信号速度显著降低的现象出现,甚至有时会发生阻塞。
地铁采用的无线通信同Wi-Fi信号采用相同的2.4 GHz频率,若无分清信道,极有可能受干扰
深圳之前出事的地铁采用的是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即CBTC(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也称移动闭塞信号系统,是一种使用集成无线电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它所采用的无线通信媒介可实现列车和地面的双向通信,用以代替轨道电路作为媒介来实现对列车的运行控制。如此可以增大传输信息量,提高传输速度,很容易实现移动自动闭塞系统。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大量减少列车运行间隔,灵活组织双向运行和单向连续发车,进而在不增加硬件投资的前提下,提高系统运行能力。而且使用该系统能够减少铁路轨旁信号线缆的铺设,并同时减少线缆的日常维护工作,可降低列车实行自动控制的成本。
然而,如此高科技的系统设备却受到了便携式Wi-Fi信号的干扰。究其原因,在于它所使用的通信系统,也就是用于跟踪设备和列车之间进行双向通信的系统,采用的是同Wi-Fi信号相同的2.4 GHz频率。而一个频率下又可以分出多个信道,就如同一条主路上可以分出多条支路,支路的位置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例如,与Wi-Fi信号处于相同频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ZigBee),为了避免来自Wi-Fi信号的干扰,通常将通信网络配置为只使用15、20、25、26的信道,而Wi-Fi信号则配置为使用1、6和11的信道。这也就是说,地铁公司为列车的通信系统设置了一个不会受外界干扰的信道,但是并没有为乘客设置一个在地铁内或者附近使用的公共Wi-Fi信号。如果乘客使用自己的便携式Wi-Fi设备搜索并使用了与该列车通信系统相同的信道,那么,列车的运行极有可能受到来自Wi-Fi信号的干扰。
国外的地铁要么Wi-Fi信号全覆盖,要么采用其他无线通信系统或者扩频通信,让二者不受干扰。技术上,这样的事情极有可能发生,只是概率极为微小罢了。这也就能说明,为何国内其他城市的其他列车为何没有发生类似事件。而极小的概率让地铁公司认为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所不知的是,再小的概率,一旦发生了,对于事件本身就是百分百了。
在国外的地铁里,使用CBTC通信系统的地铁基本能够实现Wi-Fi信号全覆盖,而不能实现Wi-Fi信号全覆盖的国家或地区,则采用其他无线通信系统,或者扩频信道。例如,在欧洲采用的是GSM-R双向无线通信系统,在美洲则用扩频通信等其他种类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列车的双向无线通信。在日本的东京地铁,则从2011年11月1日开始全线部署公共Wi-Fi信号,而在此之前,由东京都经营的地铁线已经实现公共Wi-Fi信号的全覆盖,乘客既可以在地铁里上网,还可以不必担心所使用的Wi-Fi信号会干扰列车的通信系统。可以说,之前的深圳Wi-Fi事件,错不在乘客使用非订制的Wi-Fi信号,而在于地铁公司落后的技术服务没能为乘客提供公共的Wi-Fi信号源。
- •最新元器件终端市场销售情况及产业机会分析 | 2025022025-03-04
- •2025年半导体最具发展潜力技术领域Top10进展报告2025-02-28
- •最新全球汽车Tier1电子零部件厂商业绩大PK2025-02-19
- •电子元器件销售行情分析与预判 | 2025年1月2025-02-13
- •全球汽车动力与底盘用MCU芯片架构大PK2025-02-08
- •电子元器件销售行情分析与预判 | 2024Q42025-01-16
- •电子元器件销售行情分析与预判 | 2024年12月2025-01-09
- •最新全球TOP15电子代工ODM头部厂商业绩大PK2024-12-31
- •电子元器件终端市场销售分析 | 2024年12月2024-12-31
- •2024年电子元器件行情分析与2025年趋势展望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