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和云存储时代来临,移动硬盘还有人买吗?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时间:2015-03-30 09:56
IDC数据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2.5寸散装硬盘出货量为136万片。按硬盘容量占比来看,500-999GB占比52%,1-1.9TB占比42%,为市场主流容量段。按使用用途,68%的2.5寸散盘用于个人消费(主要用于移动硬盘组装,移动硬盘升级和笔记本电脑升级),32%的2.5寸散盘用于行业用途(主要用于机顶盒、工控、银行和车载)。
整体2.5寸散装硬盘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市场容量稳中有降。一方面,个人市场受到原装移动硬盘和网络云盘的冲击,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另一方面,行业市场缺乏重度应用场景,难有较大增长。
2. 硬盘容量格局相对稳定。500G和1TB的硬盘成为主流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呈现出快速扩容的需求。
3. 竞争对手较少,竞争格局相对固定。三厂五牌在一定时期之内会相对稳定。注:三厂五牌是指希捷(下含三星)、西数(下含日立)以及东芝。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郑熙认为,个人数据存储习惯也正在改变。以前人们习惯将数据直接存放在设备终端或移动硬盘上,然而随着大数据和云存储时代的来临,个人数据存储方式将迎来变化,“公有个人云服务” (如Dropbox,百度云等云盘类服务)和“私有个人云产品”(如WD MyCloud,Seagate智汇盒等)将会成为两大类替代产品,原因如下:
1. 海量数据:移动智能终端普及以及带宽增加,产生空前巨大的个人数据,依靠传统设备终端和移动硬盘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公有个人云服务”。
2. 隐私数据:然而云盘无法解决用户隐私性问题,大量个人隐私数据(如照片、视频、工作文件)仍将会被放在个人存储产品上。
3. 同步数据: “公有个人云服务”同步功能可圈可点,“私有个人云产品”也有望借助便利的同步功能蚕食个人移动硬盘的市场。

存储厂商面对科技环境和个人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需要借助第三平台制定新的战略方向,进行调整以推出更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1.云:理解“公有个人云”带来的挑战和潜在合作机会,并努力提供更好的“私有个人云”同步和管理功能。
2.移动:了解移动终端的数据储存需求,并尝试探索新型移动存储设备。
3.社交:在“私有个人云”加入亲和用户的社交分享功能。让本地数据既能够安全存储,又能够分享自如。
4.大数据:更好地规划个人海量数据存储以及产品开发路径,并提供更好的个人海量数据分析功能。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我国拟探索将大数据、集成电路等部分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2022-12-28
- •比亚迪拟5000万元认购基金份额 投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相关的软、硬件行业企业2020-12-23
- •深入洞察数据,提升医药企业运营决策能力2020-07-13
- •分析有关全球显示技术专利大数据,中国在OLED相关的新专利数量方面领先于韩国2019-03-29
- •智能家居与大数据的发展紧密相连 二者相互影响与促进2019-01-23
- •安防大数据已渗透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2019-01-23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各产业的应用迅速崛起 日企疯狂抢夺AI人才2019-01-23
- •大数据对于工业制造企业的重要性2019-01-23
- •青海省建设智能电网,打造能源输出大省2019-01-23
- •安防机器人的优势及应用发展趋势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