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营销?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时间:2015-04-30 10:44
面对移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已被证明对品牌营销是一个有效的营销渠道。但很多电商品牌仍然认为社会化媒体不过是"漏斗顶端"的营销渠道,适合打造品牌与影响消费者品牌选择,但无法吸引真正的购买行为,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社会化媒体逐渐成熟,消费者在社会化媒体上行为日趋理性,社会化媒体对品牌营销的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品牌价值传播已成为品牌营销的有效途径。国外在社会化媒体上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做品牌营销,并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值得关注。
1. 在社交网络上品牌营销发帖要保持连贯性
国外研究发现(2014):在Facebook上,成功品牌每周发帖10次左右,大多数品牌在工作日发帖数量较周末略多。至于发帖的时间,每个品牌都有自己最佳的时间节点,一旦找到品牌的最佳发帖时间节点,就必须要保持连贯性,坚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发布新帖。大多数品牌在Twitter上则表现得更活跃,通常这些品牌在Twitter上发布的内容与其Facebook帖子的内容基本一样,但会针对Twitter观众特点略微进行调整。同时品牌商发现Twitter最适合扩大话题范围,其中转帖数量往往占据全部帖子数量的20%。一些品牌往往会把Pinterest当做数字目录来用,每周会发布大约100个帖子。在所有这些帖子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帖子是有关产品功能、季节性促销活动的,剩下的都是转帖的一些补充性的内容。
2. 利用用户产生内容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进行品牌营销
运用社会化媒体营销使用用户产生的内容对品牌营销来说是不错的广告。在互联网时代来自周围人的推荐(口碑)是最值得信赖的、最强大的营销方式。充分利用用户产生的内容,可是你的品牌的强大的助推剂,可以提高你的品牌的知名度并形成良性循环。当其他用户看到他们喜爱的某个品牌会分享用户产生的内容时,他们就更有动力自己动手提交内容了。人人都希望被别人关注,尤其是被他们喜爱的品牌关注。品牌的放大作用可以让他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3. 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品牌营销应以短贴制胜
在社交网络营销中短贴更易吸引用户,不否认别出心裁写出重磅大贴的重要性,但是写出引人入胜的短贴更为有效。一般认为品牌的帖子字数不要超过100个字。定时发推工具Buffer在Facebook上发布的帖子字数往往只有40到70字。研究发现(2014):品牌有75%的Facebook帖子突出了产品,56%的Twitter消息突出了产品,65%的Pinterest贴图突出了产品。如果你希望在社交媒体上提高销售额,那么你就必须直观地展示你的精美产品,从而让你的粉丝有机会购买它们。记住,你的产品在其他地方很受欢迎,并不意味着它在社会化媒体上也会很受欢迎。
4. 社交网络品牌营销要配合链接解决用户的需求
成功品牌往往会利用链接的方式来回复用户的提问和评论。这些链接可能是用户正在搜寻的产品、公司给用户推荐的产品以及相关网站的登陆页面等等。这些链接提供的信息要比单纯的帖子丰富得多,能够顺利地解决用户需求与关心问题,让他们对品牌产生好感进而忠诚于品牌。
5. 社会化媒体做品牌营销应以图片为王
成功品牌在Facebook上发布的90%以上的帖子均包含有图片。大多数Twitter消息都包含有图片或视频。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2014),社交网络营销中图像要比文字更吸引人。由于品牌商很容易制作图像,社交媒体已迅速成为图像优先的媒体,可见图像是品牌商在社交媒体上推销自己的最佳形式。同样品牌平均每周发布一个视频。调查研究发现(2014)社会化媒体营销中比较受欢迎的视频内容包括新品抢先看、产品设计师采访、品牌背后的故事以及教用户使用产品的操作指南等对消费者影响较大。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人们花在手机屏幕上的时间多了,手机成了社交工具,占领手机屏幕成了品牌营销的关键。运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品牌营销开始官方App很时尚,很快被证明不靠谱,后来微信来了,每个品牌的官方微信账号可以跟粉丝进行"一对一的"、"独占式的"、"精准"地传播,于是一窝蜂地冲进了微信。不久用户又觉得这跟垃圾短信没什么两样,微信这玩意变得很烦人。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背后,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化媒体品牌营销要与背后的消费者新生活方式对接,企业的品牌传播要以最优化的方式融入到消费者在社会化媒体下生活(方式)之中。运用社会化媒体做品牌营销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开始就学习国外企业运用社会化媒体做品牌营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结合你的用户特点,形成你自己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以最大程度地迎合你的客户的口味,品牌营销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上一篇:管理要因人而异
- •爱立信:坚持聚焦战略 奋力扭转颓势2017-10-24
- •杨元庆:联想需要更多杨元庆 专注产品和业务模式优化2017-09-30
- •从铁娘子到雪姨,王雪红与HTC的2000亿教训2017-09-27
- •将DRAM技术根留台湾的联电 为何硬被扣上窃密罪2017-09-21
- •汇顶科技张帆:不受苹果影响 明年实现屏内指纹量产2017-09-18
- •日本的面板显示产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消亡2017-09-06
- •如何评价锤子投资人炮轰阿里差点害死人?2017-08-11
- •豪威科技、展讯创始人之一陈大同担任豪威科技临时CEO2017-08-10
- •酷派将死:人才流失自救失败 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乐视2017-08-07
- •联通混改方案8月将公布 阿里腾讯等约20家公司将入局2017-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