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专家:中国制造要转变思维模式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15-06-11 09:18
在全球大的经济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的巨大压力,由此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9日,曾率团队参与制定德国工业4.0战略的欧洲经济学家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 Malik)在浙江宁波参加浙洽会之江峰会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中国制造2025”,中国应该谨慎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提升,完善变革的路径,形成创意和创新。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是欧洲著名的管理大师和管理教育家,欧洲著名的圣加仑管理学派的创始人,率领的专家团队参与了德国工业4.0项目等政府、企业的战略制定。
“在过去2000多年中,交通工具在不断变化,计算机也在一代一代更迭,这些众多的替代对全球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被取代的事物也曾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过去柯达也不相信数码相机能够成为主导,但是在今天这已经成为现实。”弗雷德蒙德?马利克说道。
弗雷德蒙德说,过去这些经验告诉大家,有一些都是自杀式的结果,因此要从宏观的角度看,做好准备,特别是方向选择的准备。例如,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GDP增长有所调低,是为了做好迎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这个过程就是方向调整的过程。
“我们必须要学习,完善变革的路径,小的变化假以时日会逐渐引导我们进入到未知的领域,这也就是所说的创新和创意,形成新的事物就是我们转换的路径。”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提醒,需要发明技术以应对这些变革。
他参与的德国工业4.0正是德国工业在新时期的一次变革。2013年4月,德国为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出了“工业4.0”战略,并于近期上升为国家战略。
面临转型压力的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向智能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在过去阶段,中国虽然处在一个相对健康、快速发展当中,现在也不得像全世界其他国家一样,要面对新的挑战。”弗雷德蒙德告诉记者,中国要非常小心去观察、谨慎去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提升。此外,到底应该怎么样去生活、怎么样制造、怎么样消费,都是将来要面对一系列的课题。
在他看来,德国工业4.0的经验来看,还需要关注融合发展,以有机的整体观看待这些变化,这是中国制造变革中需要借鉴的。“中国这样大的疆土,怎么管理这些挑战十分重要,这些管理不仅是商业上的管理,更多是政府的治理,包括公共机构,科研方面,医疗方面等治理,最终达到需要‘中国制造2025总体’的目标。”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最新!戴尔计划2024年停止使用中国制造的芯片2023-01-06
- •恶意贬低中国制造引众怒,技嘉致歉:与事实严重不符2021-05-11
- •8月19日,在《经济观察报》主办的中国制造变革与创新研讨会上,海信官方授权传记《海信史(2003—2019)》正式发布。该书由商业人物创始人、著名财经作家迟宇宙2020-08-25
- •海信官方授权传记发布,深刻诠释中国制造韧性成长2020-08-21
- •贸泽电子相约蓉城助力中国制造20252017-07-14
- •华米OV助推中国制造,AMOLED有望破解韩国垄断2017-05-15
- •面板产业代表着中国制造转型成功2017-01-05
- •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指南正式发布2016-11-29
- •劳动力不再廉价!中国制造正在迎来颠覆2016-10-27
- •大陆推动2025本地制造 助力半导体设备产业发展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