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扛下SSD普及大旗
NVMe真的要普及?
Computex 2016台北电脑展首日结束,在IT产业并不明朗的背景下,我们仍然见诸了蔡英文在世贸中心侃侃而谈,一次6.2级的小地震也让这个炎热的台北有了一丝不同寻常,台北电脑展举办35年来,一直引领着IT风向标,这也让台湾制造声名远播。
在SSD大肆普及的背景下,存储领域早已经没有了机械硬盘的事儿,各大存储厂商纷纷发力NAND存储市场,以性能见长的NVMe SSD在去年被Intel和三星引入消费级市场后,一发不可收拾,包括群联、Marvell、东芝在内的新一波NVMe控制器势必加速产品的普及,促使产品降价,或许动辄数千元的NVMe SSD将成为历史。

作为存储性能的标杆性产品,各大厂商都不愿落伍,纷纷拿出自家的NVMe产品,虽然产品接口设计上令郎满目,出现了M.2、U.2以及SATA Express以及PCI-Express等各式产品,但内部殊途同归的PCI-Express 3.0 x4通道使其有巨大的潜能可供发挥,于是动辄GB/s的产品层出不穷。

据不完全统计资料,目前已有影驰、威刚、浦科特、OCZ、金胜维在内的多家存储厂商拿出了相应NVMe SSD产品,持续读写速率均在2500MB/s和1200MB/s左右,相对于SATA 6Gbps SSD来说出现了井喷式增长。

从我们此前对于NVMe SSD的解读来看,NVMe SSD除了出色的持续读写性能,其最大特性就是NVMe控制器接口特别针对PCI Express接口及NAND Flash特性作出了优化,NVMe能同时处理最高64000个Command Queues指令列,每个指令列最高可包含64000个指令,充分发挥NAND Flash平行读写优势。AHCI控制器接口则只能同时处理1个Command Queues指令列,每个指令列最高只能包含32个指令,令IOPS读写性能大幅落后NVMe。

除了去年发布的Intel和三星NVMe控制器,群联PS5007-E7、Marvell 88SS1093以及东芝相应的控制器加入了这一激烈的竞争行列,这势必促使NVMe SSD产品的降价普及。
TLC成为主流SSD中坚力量
高端市场被NVMe SSD占据后,SATA 6Gbps SSD因为速率瓶颈可供厂商开发的空间并不多,留给厂商发掘的地方就是容量和性价比,于是一大波的SATA 6Gbps SSD开始甩开MLC闪存,拥抱密度更高、价格更为实惠的TLC闪存,产品的价格迅速走低,SSD的普及最终还是靠TLC将其发扬光大。

在本次的电脑展上,基于MLC的SATA 6Gbps并不多,只有为数不多靠产品其它特色来宣传,如军规级品质、企业级耐久长效写入、LED发光等。虽然很多消费者还是希望MLC能够走得久远一些,但很遗憾未来MLC势必渐渐淡出SATA 6Gbps市场。

MLC闪存由于在SATA 6Gbps发挥的空间并不大,TLC闪存倒逼MLC转战NVMe SSD上,也势必促使NVMe SSD的降价。主流级TLC SSD价格被广大消费者接收后,容量开始成为另外一个发掘点,毕竟相对于HDD来说,TLC SSD的单位GB成本依然高出数倍之多,除此之外主流级别的SSD并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动辄几十GB的游戏让这些产品显得相形见绌。

当然对于TLC SSD来说,由于本身写入性能并不出色,市售TLC SSD普遍会采用SLC Cache技术,以提升存储性能,这样做的弊端显而易见,加重了TLC的磨损,于是厂商纷纷开始研究新的主控和软硬件算法,以减少这种磨损,如慧荣的SM2588控制器。

小结:总体来说TLC SSD的全面普及,倒逼MLC走向高端NVMe市场,未来势必形成高端NVMe SSD和低端TLC SSD并驾齐驱的局面,于消费者而言,双双走高的性价比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儿。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SSD的发展绝不是一直由性能和容量主导,未来个性化的LED灯光、三防设计、企业级的可靠耐久度等等都是厂商进一步差异化市场的发展方向,也衷心的希望存储厂商能够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推出优秀而出色的产品。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思特威推出智能交通应用14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2025-11-27
- •音响系统升级,汽车变身为“第三空间”2025-11-27
- •突发!台积电数千晶圆瞬间报废,美国工厂单季利润暴跌99%2025-11-26
- •2025艾迈斯欧司朗探索者大会 “中国引擎”驱动未来创新2025-11-26
- •安谋科技Arm China出席IIC 2025全球CEO峰会:新篇章、芯动力、兴生态2025-11-26
- •基于10BASE-T1S 以太网, 安森美无MCU前照灯方案革新汽车照明架构2025-11-26
- •艾迈斯欧司朗X零跑汽车强强联合:AR-HUD赋能视驾协同,共启智驾新体验2025-11-26
- •闻泰科技再发声2025-11-25
- •Vishay发布专为800 V电池监测系统而设计的1500 V 1 Form A固态继电器2025-11-25
- •从内存涨价到整机延误:供应链风险正在重塑电子行业!2025-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