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扶持”立讯精密 苹果“剥削”供应商策略再进化?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Hobby 时间:2020-06-02 13:40

立讯精密 供应商 策略

近日,据日经新闻网报道,多位消息人士称,苹果公司已经建议其AirPods无线耳机的中国代工厂立讯精密对iPhone、MacBook金属外壳提供商可成科技实施一笔重大投资,以获取智能机组装的专有技术,促使立讯精密进入智能手机组装领域。

众所周知,目前苹果iPhone最大的代工厂是富士康,自2007年第一代iPhone发布以来,富士康占据了历代iPhone系列所有生产订单的50%以上。而苹果对供应链的控制力早已在业界“臭名昭著”,即其对供应商一直是采取多方供应的策略,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自己的议价能力。

的确,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是每一家终端厂商梦寐以求的,但苹果似乎在这方面拥有天生的优势。首先,苹果旗下的各类产品,比如iPhone、Airpods、Macbook都常年在各自领域销量排名前列,出货量巨大;另一方面,由于多年来积累的口碑,苹果的产品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品质的代名词,成为苹果的供应商也代表着对供应商本身产品的认可。以上也是许多厂家不惜下血本升级设备、加大投资,也要打进苹果供应链的最主要原因。

u=2357111495,4266505382&fm=26&gp=0.jpg

但是,能进入苹果供应链,就真的可以“飞鸿腾达”吗?这倒也未必。从已经上市A股的苹果供应链企业来看,几乎所有苹果供应链企业的净利率如今都在下降。比如iPhone玻璃盖板的供应商蓝思科技,在进入苹果供应链后,其净利率甚至从最高峰时的18%跌到4%。而其他苹果供应链企业的净利率也普遍在2%-5%之间,低得可怜。

更有代表性的是两家电池供应商,即欣旺达和德赛电池。他们同为苹果供应链企业,但却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欣旺达选择了多线发展的路线,在给苹果供应电池的同时,还在其他电子产品、智能设备等方面寻求更多机会,尝试开拓智能设备代工、与雷诺合作生产动力电池等业务,在2018年苹果业务降至其总营收的30%左右。德赛则是追随苹果为大客户的路线,虽然近年也因利润率等原因,试图摆脱对苹果的依赖,但2018年财报显示,当年德赛第一大客户苹果仍占总营收的50%以上。

可能数据更能够直观反映出苹果对供应链的压榨:2012年,德赛电池营收约32亿元,净利润1.4亿元;同年欣旺达营收14亿元,净利润为7100万元。而到了2018年,德赛电池营收172亿元,净利润4亿,增长幅度看起来可能不小。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欣旺达2018全年营收203亿元,净利润达到7亿元。从6年前营收以及利润都仅为德赛的一半,到现在完成了超越并遥遥领先,这与欣旺达的“脱离苹果”策略密切相关。

11.jpg

但是,即使是被“剥削”利润,也不能降低众多企业希望进入苹果供应链的欲望。从长远的角度看,对于刚刚涉足该领域的企业而言,进入苹果供应链,是为其打开更大市场的敲门砖。目前,除了立讯科技之外,业界传闻苹果玻璃盖板供应商蓝思科技也对可成科技感兴趣。

自身业务涵盖智能手机连接器、射频天线、扬声器、震动马达等零部件的立讯精密,其实已经离手机组装业务仅差临门一脚。而外壳、中框等就是它在手机组装链条中所缺失的重要一环。

因此,收购可成之后,如果能够顺利为苹果生产iPhone,一方面对苹果来说是与其他供应商谈价的筹码,另一方面对于立讯而言也能够开拓组装代工业务,未来将有更大希望获得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的订单。而苹果对供应商的“剥削”,事实上也只是各取所需罢了。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