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再加码半导体,“水深”的新能源汽车,吉利真能把握得住?
今年以来,吉利汽车一直动作不断,先是1月份跟富士康组建合资公司进军汽车代工、宣布与百度组建电动汽车合资企业;2月传出吉利将成立新的电动汽车公司;5月宣布拟收购长兴部件后,又陆续和动力电池供应商孚能科技合资建厂。今日(5月21日)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吉利汽车旗下威睿电动汽车与芯聚能半导体、芯合科技投资合资成立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4亿元。
据公司资料显示,芯聚能半导体的主要业务是面向新能源电动汽车(EV、HEV)主驱动器的核心功率半导体芯片设计、器件与模块产品,包括IGBT、SiC的功率模块及功率器件,同时也提供工业、民用级功率半导体相关产品。显然,正在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吉利,通过合资成立芯粤能布局车规功率半导体,未来与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形成产业上下游联动,增强自身供应链可靠性。
其实本土车企以往在半导体领域有所建树的屈指可数,毕竟一直以来汽车供应链都以稳定著称,大概也没有人会想到,这种稳定状态在2020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打破。
在各大车厂被传出缺芯停产的时候,吉利的老对手比亚迪反而对外宣称芯片不但自给自足,还有余量对外供应。早在2004年,比亚迪就基于对于汽车电子的需求开拓半导体业务,包括功率半导体、控制IC、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等产品,在缺芯潮中最缺的IGBT、车规MCU等比亚迪都拥有优势产品。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HS的预测,2021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41亿美元,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59亿美元,皆保持着高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据英飞凌透露的数据显示,纯电动车新增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平均成本高达350美元,是传统燃油车的近5倍,随着汽车电动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对于IGBT、SiC MOSFET等功率器件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
说巧不巧,就在吉利成立功率半导体合资公司前,5月11日比亚迪宣布正式将半导体业务拆分登陆创业板。满足了自身需求之后,比亚迪也在寻求对外出售车规芯片产品,借助独立的名义,希望降低其他新能源车企在商业上的采购顾虑。
一直以来,比亚迪包括半导体、动力电池等业务都主要为自家汽车业务服务,盈利能力低下的同时,还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产品规划问题。但实际上,开拓外部订单并不容易。毕竟同是作为车企,向另一家掌握着上游产品供应的车企采购,想想都有点不靠谱。上个世纪末半导体领域Foundry模式能够崛起,同样是类似的逻辑。
显然比亚迪早就意识到问题所在,分拆上市,开拓外部订单才能真正以市场为导向,加速公司业务发展。吉利与芯聚能半导体等合资成立的芯粤能半导体,就是类似于这样的思路。掌握核心器件自主能力,加强自身供应链可靠性的同时,不影响外部订单业务正常开拓。往大了看,更是巩固了国产车规半导体的供应能力,在近年这波缺芯带来的国产替代风潮中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吉利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展并称不上成功。从新能源汽车品牌布局上,吉利推出的几何、极星、极氪等品牌覆盖了低端到豪华市场。但从销量上看,4月吉利共销售3787辆新能源汽车,环比3月的5657辆下滑33%。其中,几何A和几何C累计销售875辆,环比3月971辆同样出现下滑,单月销量甚至未破四位数。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中,吉利旗下还仍未出现一款能进入前十的车型。
2015年,吉利宣布了“蓝色吉利行动”目标,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整体销量超90%。但2020年吉利总销量132万辆,新能源仅占6.8万辆。总的来说,吉利的目标很宏大,但市场给出的反馈很现实。当然,放眼未来,我国的新能源十四五规划前景还非常广阔,吉利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布局,或许也是他走向未来的底气。
- •Melexis与吉利携手共创汽车照明设计新纪元2024-11-19
- •【ICDIA参会指南】首个IC应用展,Show出中国芯力量!2024-09-24
- •创新·互联·芯生态 | 2024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大会暨颁奖盛典圆满举办2024-04-13
- •长达三公里!摩尔斯微电子演示全球最远距离 Wi-Fi HaLow 解决方案2024-03-19
- •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增长20%,存储芯片市场将大涨52.5%!2024-03-11
- •突发!半导体巨头ASML将退出荷兰!2024-03-08
- •42家主要半导体厂商,这些领域业绩将超预期2024-02-27
- •“2024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大会”演讲嘉宾阵容重磅公布2024-02-27
- •SFA半导体出售中国子公司!传富士康将接手2024-02-21
- •韩国与荷兰,加强半导体合作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