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投资在新加坡半导体发展上扮演关键角色
虽然新加坡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占比并不突出,但随着跨国企业扩大投资,做为东盟及亚洲的芯片生产基地,其地位正在上升。
据《日经亚洲》报导,在芯片制造产业,新加坡亚洲相形见绌。这个城市国家正试图巩固其电子产业,并设定了到 2030 年,将其制造业增长 50% 的目标,其中半导体领域的努力尤为突出。
与中国台湾、韩国及中国大陆的发展不同,外国投资在新加坡半导体发展上扮演关键角色。
各大晶圆厂于本地设点
全球五大晶圆代工厂,已有 3 家在本地设立据点,他们是美国的 GlobalFoundries(格芯)、台湾地区的联电及台积电,台积电与飞利浦电子还合资成立晶圆系统公司 (Systems on Silicon Manufacturing Company,SSMC),在新加坡发展。
立足新加坡当地 10 年的格芯作为本地最大的晶圆代工厂,目前在兀兰设有五个厂房,他们还在 6 月宣布,将在新加坡投资超过 40 亿美元,以扩大其晶圆计划,以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
数据分析公司 GlobalData 分析师 Ajay Thalluri 指出,随着公司列出人才招聘专家职位,召募的规模还可能上升。
格芯之前,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科技公司选择新加坡,做为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基地,并于去年 12 月宣布了 2700 万新加坡元 (2020 万美元) 的投资承诺。
新加坡有志于在半导体行业的整个价值链中实现增长,从芯片设计到晶圆制造,再到组装和测试,以及研发和区域分销等支持领域。
中国台湾优势仍难以挑战
半导体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全球近 900 亿美元的代工收入中,中国台湾占 64%,韩国占 18%,中国大陆占 6%,其它地区占 12%。
贸易和工业部国务部长 Alvin Tan 在 7 月的半导体产业会议上表示,新加坡约占全球晶圆制造能力的 5%。
尽管外资的扩大,有助于新加坡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但当芯片短缺成为国安议题,从美国、日本到欧盟,各国都在将发展半导体产业作为首要政策重点,也将挑战新加坡的野心。
ESSEC 亚太商学院教授 Yan Li 表示,台湾地区已经建立一个非常高效和有利可图的芯片制造生态系统,这是其它地区难以模仿的,对各国而言,远离台湾芯片制造商的多元化,是必要的尝试,但将需要时间才能完成。
- •艾迈斯欧司朗发布全新高分辨率dToF传感器 开启精准识别新纪元2025-09-11
- •Wolfspeed宣布200mm碳化硅材料产品组合开启大规模商用,推动行业实现规模化量产2025-09-11
- •Melexis“Distance-to-Spot”视觉工作室简化远红外温度传感器的选型流程2025-09-11
- •大联大诠鼎集团推出两款基于英诺赛科产品的48V四相2kW降压电源方案2025-09-11
- •艾迈斯欧司朗亮相CIOE 2025,重磅发布多款光与传感新品及创新应用2025-09-11
- •兆易创新亮相CIOE光博会,以多元产品线赋能光通信未来2025-09-11
- •安森美将在PCIM Asia 2025展示汽车、工业与AI数据中心前沿电源创新技术2025-09-10
- •搭载罗姆SiC MOSFET的舍弗勒逆变砖开始量产2025-09-10
- •Vishay推出具有低直流偏压特性和低介质损耗因子(DF)的一类瓷介径向引线高压直插瓷片电容2025-09-10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以芯驰科技产品为核心的车身控制器开发板方案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