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DVD不支持1080p?NO!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11-21 21:01
HD DVD与BD之前的高清晰光盘标准大战可谓是愈演愈烈。从今年年初的CES 2006大展上就可以看出双方丝毫没有妥协的姿态,有的只是全力以赴,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术以压倒对方。这其中有一个主角不能不被世人注意,那就是微软公司(Microsoft),自从它正式宣布支持HD DVD之后,其在HD DVD的推广方面所下的功夫看上去一点也不输给HD DVD的创始人——东芝公司。在本届CES 2006大展上,微软也明确了其XBOX 360游戏机对HD DVD的支持计划。
然而,在CES 2006大展上,BD一方的信心非常得足,并且一直强调了更强大的视频输出能力,尤其是1080p,这一点在很多网友中都引起的争论。HD DVD阵营目前推出的影碟机都只支持1080i输出,那么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微软在这方面又有哪些话要说呢?国外相关媒体近日采访了微软HD DVD规划经理 Sage Schreiner,从中我们能进一步了解HD DVD的相关细节以及微软的态度。
HD DVD阵营什么时候打算推出1080p的影碟机?目前我们看到的全部都是1080i的。
的确,到目前为止所发布的HD DVD影碟机都不支持1080p输出。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HDMI接口(目前唯一支持1080p的接口)的版本问题,现在它还没有正式的定案。支持1080p输出的HD DVD影碟机正在划,稍晚的时候将会上市,不过现在还没有任何的发布。
东芝出品的HD-AX1影碟机,是目前已经计划上市的最高级HD DVD影碟机,销价799美元,但不支持1080p视频输出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高级的1080p输出仍然是从原有的1080i信号转换而来。这对于HD DVD格式来说不存在限制,HD DVD与BD支持相同的本地格式:720p/60, 1080i/60, 1080p/30,目前只是影碟机或是显示器的在转换至1080p/60显示时的问题,与HD DVD格式本身无关。
第二个问题是从RCA公司(编注:汤姆逊公司的子公司,准备在北美上市HD DVD影碟机)那反馈来的信息说,电影公司目前很少有制作1080p节目光盘的。你是否能确定,当第二代HD DVD影碟机上市后,那些支持HD DVD的工作室会不会再重新发行1080p的HD DVD节目?在此基础上的问题就是那些工作室知道不知道第二代支持1080p输出的HD DVD影碟机的上市日间表呢?
最初的,也就是第一代的HD DVD节目内容将以1920x1080p/24的格式编码,如果在PC上播放,那么就会输出1920x1080p/24的格式而无需进行轮换。
目前关于编码质量的主要问题是:片源的质量、所使用的编码方式以及码率。新的编码,如果VC1,可以在中等的码率下提供比MPEG-2更好的质量。而关键的问题的在于,HD DVD与BD的第一代节目光盘大多采用的是MPEG-2编码,它需要更高的码率。而在1920x1080p在显示情况下,MPEG-2看上去并不如VC1或者是H.264。在本届CES 2006的HD DVD展台上,演示的基本上都是VC1的编码。
也就是说,尽管HD DVD的节目是1080p/24格式的,但HD DVD影碟机目前只支持1080i/720p?
再次澄清一下,要发布的HD节目都是1080p/24的,并不是1080i,就像720一样,它也是一个高清的格式,但第一代HD节目没有一个用720p来发行的。
在我看来,BD方面似乎在对1080p的支持方面做得更好,它们的第一代BD影碟机就完全支持1080p输出(尽管也有一些BD影碟机只支持1080i/720p输出)。
我们来理清一下逻辑,不管是BD还是HD DVD,发行的节目都是1080p/24格式的。1080p并不是HD DVD格式本身的问题,而是影碟机与显示设备的问题,我相信当新版HDMI接口标准正式定案后,HD DVD影碟机也会加入对1080p输出的支持。
另外,顺便提一下,据我所知BD方面支持1080p的影碟机只有先锋公司的Elite,其他的都是1080i/720p。
我不想在本次见面中有什么遗漏的地方,那么您对于HD DVD的话题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好的,我再补充几点:
- 所有上市销售的第一代HD DVD影碟机都将支持iHD,将提供比DVD更为强大的交互功能
- 所有上市销售的第一代HD DVD影碟机都将具备像画中画这样的功能,以便创作者更好的利用它
- 所有上市销售的第一代HD DVD影碟机都将具备网络连接能力。
可能大家不久前看过BD方面的一次演示,向世人介绍他们的BD-J的交互环境,不过那里展示的东西不会出现在第一代BD影碟机上。据我所知,三星在CES上展示的影碟机就不包括BD-J,所以BD方面很多交互性功能只是选项。
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并帮助我们消除了有关HD DVD产品方面的误解,谢谢!
下一篇:王雪红:让欧美追随“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