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面临转型期 信贷投资需谨慎

来源:中华液晶网 作者: 时间:2006-11-21 21:26

    

  10月31日,由中国电子视像协会主办的“中国彩电行业研究季度发布会”在北京首次举行。面对全球彩电产业技术的快速升级换代,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态势,中国彩电市场迫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定期发布指导性意见。本次发布会的召开,及时通报了有关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趋势,以期有利于促进彩电产业的协调发展。

  彩电业存在四大特征

  会上发布的《2006中国彩电市场第三季度回顾与展望》显示,中国彩电行业存在显示技术多元化、产品规格趋大化、城乡需求差异化、开拓市场国际化四个方面的特征。

  显示技术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目前的彩电市场中,CRT(普通CRT/超薄CRT/宽屏CRT)、LCDTV(液晶电视)、PDPTV(等离子电视)等多种显示技术并存。目前这几种显示技术正处于角逐之中。但CRT仍是主流,LCD的销售额已经逼近CRT,PDP相对稳定,但面临威胁。

  30英寸以上电视的销量比重在迅速提高,2007年的比重将达到20%。大屏幕(40英寸及以上尺寸)彩电市场成长最为迅速,是未来几年市场竞争的焦点。

  从产品的市场构成看,城乡需求的差异化主要表现为三、四级市场销量比重在不断提升,一、二级市场销售额比重明显增大。从产品的技术看,CRT在三、四级市场的比重仍然很大,高端CRT 在三、四级市场的份额迅速提高,而平板电视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二级市场。

  报告指出,我国彩电的出口市场在快速增长,CRT是出口的主力军,占出口份额的2/3,LCD出口在迅速增长,预计2006年出口接近1500万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市场,国际化是企业的必由之路,但应警惕反倾销。

  深度危机

  国内彩电企业在国外的市场遭遇危机。TCL集团(2.11,-0.08,-3.65%)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112.5亿元,净利润3100万元;但是,公司国内彩电销售量同比下降10%,而欧美市场彩电销售同比下降30%,由去年143万台下降至100万台。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TCL集团亏损7.38亿元,欧洲彩电业务为集团贡献-6.18亿元润。TCL集团子公司TMT上半年还为欧洲业务提取拨备8.31亿元。董事长李东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由于欧洲市场平板彩电销售急速增长导致了公司在欧洲彩电业务亏损加剧。

  根据统计数据,欧洲彩电市场今年上半年液晶电视销售量增长40%以上,欧洲市场平板彩电的占有率已经达到81%;而在美洲市场上半年平板电视的销量增长更是高达70%以上。

  行业分析

  目前,我国彩电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水平不高,竞争力较弱,产业结构正直转型的关口,银联信建议银行关注彩电企业的发展,减少对彩电企业的授信力度,谨防行业风险。

  行业利润率不高 竞争力偏弱。第三季度全国的彩电生产总量达到2042.6万台,其中国内市场出货量达到1139.4万台,出口1276.7万台。1-9月全国的彩电生产总量达到6149.6台,其中国内市场出货量达到2906.9万台,出口3222.6万台。虽然我国彩电的产量和出口量在稳步、持续的增长,但从2006年1到9月份13家主要彩电企业的数据看,其收入是880亿元,同比增长了5.7%;利润是14.6亿元,同期增长了51.1%,但是利润率仅仅是1.7%,国内企业是1.3%,合资企业是2.9%。我国彩电企业的利润率偏低,造成了企业持续增长乏力,竞争力较弱。目前我国彩电行业面临宏观环境、政策不完善,研发力量分散,并购力度不足,数字电视进程缓慢,过分概念营销等一些问题。

  目前中国彩电行业正处在产品向数字化、平板化、大屏幕、高清晰度、节能环保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国内彩电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中国CRT彩电在遭受欧美市场反倾销之后,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根据数字电视进程表,美国要求到2007年7月所有的21英寸彩电都必须增加数字电视调谐器,这将增加CRT彩电的制造成本。此前,美国已经要求25英寸彩电安装数字电视调谐器。如果这样,国内彩电企业可能就不会生产对美国出口的此类CRT电视,国内彩电在欧美市场会进一步受阻。在国内国际市场双重挑战下,国内彩电企业可能需要面对一场新的危机,这次危机可以与2000年全行业亏损相比拟。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