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厂商博弈车载娱乐与车身电子市场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11-22 19:51

    

  -本报记者 李映


    

  汽车电子化程度已成为现代汽车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汽车电子领域已成为半导体厂商的必争之地,半导体巨头纷纷在汽车电子领域加快策略布局。最近,在最具吸引力和成长最快的车载信息娱乐和车身电子的两大领域,多家半导体巨头纷纷推出创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不断加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满足差异化需求至关重要


    

  据Strategy Analytics研究表明,汽车市场对新型车载信息娱乐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2012年年底其市场规模将高达360亿美元。就市场成长来看,后座影音娱乐系统市场规模在2005年大约为500万台,成长率达30%;车载电视市场2005年达170万台,成长率达24%。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成为汽车电子领域最具吸引力且成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亦成为汽车半导体供应商竞争的焦点所在。


    

  而要满足客户不同车载系统先进音频、视频功能组合提出的差异化要求,兼容更多的通用标准如MP3、MPEG及数字广播,半导体供应商提供灵活的平台则至关重要。


    

  去年,在汽车电子市场专注于车载信息娱乐、安全与舒适两大领域的飞利浦(NXP前身)推出了Nexperia汽车多媒体处理器系列的首个产品—PNX9106,为客户提供整合的音频娱乐系统解决方案。近日,NXP(恩智浦)半导体,又推出了一款高度灵活的车载视频处理器Nexperia PNX9520。作为其升级产品,PNX9520支持多重标准音视频解码、数字收音机平台以及先进的连接能力。它支持的视频解码标准包括MPEG-1、MPEG-2和MPEG-4、Windows Media Video、H.264及JPEG图像显示,它还支持面向高端画质和MPEG的DVB-T数字广播标准、AC3(杜比数字)和Window Media Audio解码标准。并且PNX9520还支持各种主流标准和接口,能够与现有汽车设计和第三方应用软件轻松集成。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NXP在音视频解决方案市场已具备相当竞争优势,加之,PNX9520平台以如此“灵性”来拓展市场,市场将再次呈现此消彼长之势。


    

  如今汽车娱乐主要分为三大类:音频(如CD)、视频(如DVD)以及Navigation(导航)和Telematics(远程信息处理),并将会形成多媒体中心整合所有娱乐系统的趋势。NXP半导体大中华区汽车电子产品区域市场经理陈华程表示,NXP在车载信息娱乐市场重点是提供音视频解决方案,导航应用目前不是NXP重点,而未来车载视频需求增长快速,NXP将获得更大的升值空间。


    

  汽车娱乐系统另一重要部分是如何与外部进行连接,PNX9520目前已支持USB/SD连接,蓝牙与WiFi的连接正在准备中。陈华程认为,蓝牙目前在手机上应用非常普遍,随着其带宽越来越高,传输速率问题将得到改善,蓝牙将在汽车娱乐系统与外部的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看到,目前半导体厂商又将手机上成功的平台移植到汽车娱乐系统领域,如ST应用Nomadik处理器集成单片GPS接收器及软件,提供车载电视解决方案。飞思卡尔、NXP、TI等也都在做这方面的推进与探索,这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手机MP3、手机电视等功能与车载娱乐系统功能相通,在这些领域半导体厂商均有建树。


    

  进行平台移植一方面可延展平台生命力,延伸其在娱乐功能系统开发方面积累的优势与经验,另一方面又为其快速拓展汽车娱乐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支点,加快切入高门槛市场步伐。陈华程表示,将手机开发平台应用到汽车娱乐系统领域,对芯片的性能要求差别不大,主要问题在于需要更高的质量要求,更宽的温度范围,可防止电磁干扰,通过OEM厂商认证要求等。在这些方面,半导体厂商可谓应对有方。而究竟谁能在这场新的“转型”战中胜出,还需以实力作后盾。


    

  提高集成度是趋势


    

  据预计,全球车身电子市场正节节攀升,2006年预计将达到42亿美元,2010年将达61亿美元。随着汽车车身控制应用复杂性的不断提高,对MCU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业界知名的MCU厂商都在开发低功耗、高性能、多功能的MCU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


    

  飞思卡尔、英飞凌、ST、NXP、NEC、Microchip、Atmel等在汽车电子领域表现活跃的半导体厂商面向车身电子控制推出了各具特色的MCU产品,竞争态势如火如荼。


    

  日前,模拟与混合信号IC厂商Silicon Labs首次推出专为汽车车身电子设计的高整合度8位MCU产品系列C8051F52/3x。作为新军,Silicon Labs如何与耕耘多年的老牌劲旅竞争?并且汽车电子是一个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的领域,其产业链亦有微妙的排他性,如何在汽车电子市场披荆斩棘?Silicon Labs以为客户带来高整合度产品、降低设计成本、加快上市来出招


    

  该公司微控制器产品亚太营销经理暨产品营销经理Len Staller表示,如今汽车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厂商需要在价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得到更加可靠耐用的电子系统,汽车系统供应商也要求系统成本更低、功能更丰富和系统更可靠,这都要求半导体供应商通过更高的集成度来减少外接元器件,简化设计流程。C8051F52x MCU系列集成±0.5%的高精准度内部振荡器和8K闪存、12位25MIPS模拟数字转换器、LIN 2.0控制器、16位定时器和I/O线来适应这一需求,可应用于电动车窗、车门、车顶窗、车尾箱、座椅位置和后照镜。


    

  Len Staller举例说,如通过整合式LIN 2.0控制器与超高精准度内部振荡器的结合,设计人员不需要外部计时器就能组建LIN网络,进一步减少系统总成本。并且,C8051F52x可直接测定

发动机燃油成分,这一特质也将吸引客户。他表示,此款产品不只针对中国市场,也将面向全球市场。Silicon Labs将利用多年的客户资源、多种销售渠道及全球分销网络,加快与汽车电子厂商建立联系,拉动其市场增长。


    

  目前Silicon Labs的MCU产品与其Aero收发器和功率放大器相比,在总的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增长却十分迅速。此次Silicon Labs将其MCU延伸至汽车车身电子市场,是提升其MCU市场增值的重要步骤。


    

  “新军老将”竞争升级


    

  对于车身控制未来的发展趋势,Len Staller表示,MCU将进一步集成更多的元器件,实现连接性(LIN、CAN)、小型化、多功能、快速上市(容易使用的开发工具以及参考设计)和低成本(集成更多的外设)。他还表示,随着网络控制与集中式控制渐成主流,车身控制MCU的需求量将有增无减。Silicon Labs通过推出车身控制MCU切入汽车电子市场,随着未来市场认知度进一步提高,将根据市场需求切入到

汽车安全及娱乐等增长快速的领域。


    

  车身电子MCU市场一方面是新的厂商不断加入,另一方面老牌半导体厂商正在加速布局。近日飞思卡尔推出业界首个32位双核汽车微控制器MPC5510系列,它具有更高的集成度,灵活的低功耗模式,支持丰富的通信功能,能够降低汽车车身电子系统的成本。飞思卡尔副总裁兼微控制器部门总经理Mike McCourt表示,MPC5510系列最好地满足了当前车身电子应用的两个要求:优异的性能和卓越的

能源效率。MPC5510系列可为网关和车身电子功能提供更高的集成度,有助于减少车厢内模块的数量。而此前飞思卡尔就已推出面向车身控制的16位MCU产品S12XS系列。8位/16位/32位MCU在车身电子市场较量拉开帷幕。


    

  Len Staller这样巧妙地陈述,Silicon Labs的8位MCU所具有的高速、高性能、高密度性能与16位MCU相当,但其成本更低,这将进一步冲击16位MCU的市场。不管如何,半导体厂商在车身电子市场新品频出,8位/16位/32位MCU都各有侧重,而能以最低系统成本满足应用需求的解决方案显然更胜一筹。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