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档次成为继电器行业竞争焦点

来源:千禧网 作者: 时间:2006-11-23 22:41

    

  继电器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系统之中。目前继电器产品的主要市场正由传统的电子产品转向数字化产品,如通信、数字音频设备以及数字化信息家电产品等。机电式的传统继电器产品在市场上已逐渐呈现供大于求和全局性的供求平衡局面,而机电固态混合式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继电器产品市场已呈上升趋势,短缺、紧俏、总体趋势已由总量平衡转向结构性矛盾。

  继电器产品在“九五”期间每年以平均20%以上的速度发展,不仅基本满足国内配套之需,而且出口旺盛,年平均增速达到14.6%,几乎翻了一番多。由于结构性矛盾,在出口的大好形势下,进口也大幅度增长,年均以24.9%增长。表明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由量已转化为技术、性能等。

  出口继电器产品仍以传统产品为主,其技术含量偏低,附加值不高;而进口继电器产品数量虽不多,但由于技术含量高,因而附加值趋高不下,致使进出口的量价配比背离趋大。

  由此可以看出,结构性矛盾不仅表现在国内市场上,也充分表现在出口产品之中,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低附加值居多的格局,造成了生产厂家之间在市场上的竞争仍以价格竞争为主导。这种低层次的竞争,必须迅速转变,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和有利于企业发展、行业发展以及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形势。

  我国通信业发展迅猛,网络终端设备、程控交换机、高中级车和家电产品所需继电器市场十分可观,但这些产品所需之继电器产品的高档货却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或由外资企业生产供给,与我国继电器产业整体状况很不协调。为此,我国继电器企业应直面这种严酷的现实,尽快由模拟技术市场向数字技术市场转变,大力促进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高新产品,努力促进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的高新化,全面提升继电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市场的需求量多样化和个性化,促使继电器产品也必须按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发展。整机厂家在未来定制产品将日渐增多,我国企业要充分发挥小批量、多品种的优势,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市场重新定位,着力抓好产品创新,努力开发适应市需求的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

  质量

  我国继电器生产厂家近300家,年产各种继电器7亿多只,一批骨干企业已形成适度规模,通过引进、合资等形式,生产自动化有新提高,产品档次也迅速上升。但由于绝大多数仍以电磁继电器为主,其装配、调试、检测仍以手工和人力为主;再加之小型企业数量众多,而其技术手段有待更新,质量意识有待加强,技术力量不足,故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据统计,1999年我国继电器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23%,骨干企业均已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主要的出口产品均通过了UL、TUV等国外认证机构的认证。

  1998~2000年,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组织下,国家通过电子元器件质量监督中心对电磁继电器进行了监督抽查工作。

  由电磁继电器历次抽查结果比较可见,电磁继电器的合格质量水平在逐年提高。抽查的主要依据是电磁继电器相关总规模、分规范、详细规范和企业标准。

  我国电磁继电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电参数超差。电磁继电器耐压、线圈电阻、功能检验不合格数占失效样品总数的40%。

  (2)可焊性差。该问题在以前的抽查中屡次被发现,是至今仍未获得根本解决的一个老问题。(3)耐久性差。(4)产品的安全性存在一些缺陷。抽查中发现,个别企业的电磁继电器的阻燃性样品不合格,其绝缘穿通距离不够。造成以上不合格现象的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1)标准推广不力,企业贯彻不够,企业技术力量不足,工艺落后,质管及保证工作不力,产品质量缺乏保障;原材料不过关,生产手段落后;行业标准跟不上产品的发展需要,企业缺乏正确的引导。(2)管理不健全,工艺控制不严;生产秩序不健康,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为此建议:坚持科技兴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大新型元器件投入和开发;企业要加强质管,政府部门要强化质量监督;加强安全、电磁兼容认证,推行产品认证制度;加强相关配套原材料、专用设备和仪器的开发建设;加强基础和中立机构建设,保障元器件产品质量水平稳定提高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占有率是以质量性能为主的,市场规模是以技术发展和创新为前提的,因此,全方位开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提升性价比等成为竞争的焦点。我国继电器产业置身于全球市场的大环境中,应以主动出击的姿态参与球继电器市场的分工与合作,在全球继电器行业的新一轮调整重组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新的布局中占据有利地位,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品、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充分认识继电器生产开发的中心正向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发展国家转换,而我国乃至亚洲已成为全球继电器产业的中心这一新态势,认真研究分析继电器技术和市场的新变化,制定更加切实有效的发展战略,面向数字化产品,提升技术档次;以调整结构,升级优化为重点,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突出市场,突出改革,突出战略性结构调整和改组,突出技术创新,突出可持续发展,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抓机遇促发展,开创新世纪我国继电器行业的新局面。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