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日立硬盘中国造”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11-27 20:01

    


    

由“技术”(Technology)联想到“产品”(Product)是很自然的,因此日立环球存储科技(Hitachi GST)公司投资总额5亿美元在深圳建设的“超级硬盘生产中心”以日立环球存储产品(深圳)有限公司(简称Hitachi GSP)的身份出现完全在情理之中。2月16日,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在位于深圳龙岗大工业区的日立环球存储产品(深圳)有限公司举行了盛大的揭幕仪式,存储时代和新浪作为仅有的两家网络媒体受邀出席。


    


    

出席揭幕仪式的嘉宾和Hitachi GSP员工多达800人


    

龙岗大工业区是深圳东北部的出口加工区,2004年11月3日新的硬盘生产基地建设在这里破土动工。经过15个月的紧张忙碌,1万5千辆车次运来的10万吨混凝土、5000吨钢筋和6000吨钢铁令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的日立环球存储产品公司初具规模。已经完工的一期厂房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可容纳近7000名员工。规划中的二期厂房占地面积与一期厂房相同,何时开工建设及投入生产将取决于市场对产能的需求程度。在完全建成之后,日立在中国的硬盘年产量将能达到7000万台,约占该公司总产量的50%。


    


    

计划中的二期工程紧挨一期厂房


    

Hitachi GSP目前的员工数量在1000名左右,接受了本地和海外(累计)超过20,000小时的培训,并得到了来自泰国的技术支持。工厂的管理层85%来自本地,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培训。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兼日立环球存储产品(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德克·托马斯(Dirk Thomas)先生表示,该生产基地采用了日立环球存储公司最好的技术(美国、日本、泰国的贡献),劳动生产率非常高,质量优异。


    


    

第一批出货产品的包装箱,显然是专为拍照而设的“演示版”


    

Hitachi GSP生产的首批产品已经在1月12日出货,运往香港及荷兰。这批160GB的产品属Deskstar系列,从摆在指定照相点(不许随便拍照是硬盘工厂的惯例,不过这个设置险些让我们产生正在旅游的错觉:P)的包装箱上的标签来看,应该是Deskstar T7K250家族中采用Ultra ATA/133接口的160GB型号(配备8MB缓存)。据此可以推断,现阶段Hitachi GSP承担的生产任务是两碟的3.5英寸ATA(含SATA)硬盘,容量在120GB以上而不超过250GB,正是目前硬盘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区段——尽管日立在全球3.5英寸ATA硬盘市场上的份额还不到10%,但这个市场的规模实在太大了。


    


    

净室的入口处


    

德克·托马斯表示,虽然目前生产的是3.5英寸(ATA)硬盘,但该工厂模块化的生产线便于在各种尺寸(2.5英寸/1.8英寸/1英寸)的产品间调整,笔者也相信这一点。不过,实事求是地说,两碟的3.5英寸ATA硬盘生产难度相对较低,很适合Hitachi GSP这样的新工厂。日立认为新兴市场——包括视频录制等扩展应用——是3.5英寸ATA硬盘的一个增长点,并希望能把市场份额提高到30%左右,而新工厂的投产则会在产能上给予足够的支援。笔者认为,至少在今年内,Hitachi GSP不会生产除3.5英寸ATA硬盘以外的产品。


    


    

日立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那是…相当…的高


    

德克·托马斯在采访中主动提到了PMR(垂直磁记录),但在回答笔者提问时说还没决定何时在这个厂(Hitachi GSP)投产采用PMR技术的产品。他表示,负责盘片生产的日立环球存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已经接触了PMR技术,现正安装相应的生产设备。日立对待PMR的策略也是先用在对提高容量的要求更为迫切的2.5英寸产品上,所以泰国工厂将率先生产采用PMR技术的硬盘驱动器。


    


    

部件质量(图中为HGA)的检验还要靠人来完成


    

据介绍,在为二期工程留下的地块的另一侧,是日立用来吸引供应商落户的40万平方米的空地,这也是对供应商的承诺。现在Hitachi GSP的用料单上75%的材料都可以在本地采购,使成本大为降低。


    


    

日立现在的硬盘产品全部采用Self-Servo技术,但仍需要Servo Writer


    

2005年硬盘市场处于上升状态,希捷(Seagate)和WD(西部数据)都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日立认为自己没有达到理想的份额就是因为供应(产能)的问题。笔者指出,新生产基地的投产固然会大幅度提高日立的生产能力,但希捷并购迈拓的行动有异曲同工之意,日立必须在控制成本上有很好的表现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德克·托马斯对此表示赞同,这么庞大的生产设施,如何最高效率的使用的确是个挑战,不过从管理层的角度看,还存在着很大的降低成本的空间。


    


    

对生产出来的硬盘驱动器进行测试的工序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