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厂另觅蓝海 汽车载你去!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08 22:51

    

       汽车原厂认证时间长 不易形成众家必争的红海


    

       晶圆代工产业日臻成熟,寻求一片高附加价值“蓝海”,或可在日渐竞争的产业环境中维持不败优势!便曾有人断言,个人电脑及通讯产业很难见到划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充其量只是功能不断强化、扩充,晶片面积不断缩小,朝更强大系统级晶片演进,在家庭及办公室电子化逐渐成熟后,下一波空间革命便端看汽车产业了。


    

       对半导体产业来说,个人桌上型电脑成长趋缓后,笔记型电脑(NB)近年来成为支撑产业成长的主要应用,但不论电脑功能如何进化,终究跳脱不出微处理器效能及作业系统世代更替为主要驱动力;而手机则被视为继个人电脑之后,近年来推升半导体景气持续成长的动力,这2大应用领域,却都于2006年下半先后出现市场库存问题。消费性电子则更难以预测,除了明显淡、旺季效应,消费电子与手机产品具有相同特性:生命周期短、产品跌价迅速。


    

       半导体景气往往便由个人电脑、通讯及消费性电子3大领域所主宰,此消彼涨、彼消此涨的情况在在牵动半导体景气盛衰。随着整合元件厂(IDM)逐渐走向资产轻简化,不再积极扩充产能,晶圆代工业者与德仪(TI)、飞卡尔(Freescale)、飞利浦(Philips)、英飞凌(Infineon)及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等可望愈走愈近,相互配合、调节产能,更有机会从IDM手中分食车用晶片商机。若车用半导体形成晶圆代工业者营收主要来源之一,可望打破以往3C鼎立态势,形成四足鼎立,进一步分散风险。加上汽车原厂认证时间长,不易形成众家必争的流血红海,另辟高附加价值蓝海。


    

       根据市调机构iSuppli指出,大陆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供应国,未来大陆车用半导体元件供应商能与其汽车制造供应链相结合,为许多微控制器晶片业者提供庞大的商机。2006年到2010年,大陆微控制晶片市场规模可望从21亿元成长至28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8%,其中约有45%比例透过大陆当地供应,这也不失同处在华语文化圈的台湾业者切入优势之一。


    

       来源:中国IC交易网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