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消费电子产业2003年发展报告

来源:深圳市电子商会 《中国计算机报》蔡定平 作者: 时间:2005-10-09 21:17

    
    ^^ 一、深圳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业发展概况
    
    深圳市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要包括电视机、收音机、收录音机 ( 含组合音响 ) 、影碟机 (DVD) 等视听产品制造业,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数码产品制造业。
    
    深圳是我国主要的彩电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居全国彩电产量占全国 30% 以上,出口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康佳、创维彩电品牌在全国有巨大的影响。
    
    深圳是我国激光视听产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深圳市先科企业集团不但成功地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激光视唱技术,使中国成为继荷兰、日本、美国之后第四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开启了中国激光视唱事业的先河,而且成功地研制、开发生产了中国第一代 LD 、 CD 、 VCD 激光光盘和第一代 VCD 、 DVD 视唱机,使我们在激光视唱技术上紧跟时代的步伐,处于世界前列。深圳是全国最大的影碟机 (DVD) 制造企业群体。
    
    数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 PC 整机及 IT 配牛类产品利润日渐微薄的情形下,数码产品成为近年来 T 产业的一大亮点。以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由于相关配件采购的便利及物流的快捷,再次立于数码消费类电子产业的潮头,成为以 MP3 、移动存储、低端数码相机、摄像头等产品的 “ 生产加工基地 ” ,数百家代工一密布深圳及周边区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 80% 以上的 MP3 、摄像头、移动存储品牌产自深圳。
    
    从创办特区初期开始,深圳就以“三来一补”方式生产电视机、收音机和收录音机等视听产品。到 1986 年见听产品已成为电子工业中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大和生产企业最多的一个生产门类。工业产值达 13.95 亿元,的占全市电子工业产值的 85.3% 。出口产值 7.5 亿元,约占电子工业产值的 46.1% 。经过 90 年代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大调整后,视听产业产值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虽处于连续不断下调的状态,但产量产值仍逐年增加。到 1998 年虽已调到占全市电子工业产值的 28% ,但工业产值仍为 270.5 亿元,比 1986 年增长 18.4 倍。出口产值 193 亿元,比 1986 年增长 24.7 倍,约占电子工业产值的 20.3% 。 2000 年,工业产值 269.7 亿元,又下调到仅占全市电子工业产值的 16.7% 。 2003 年,消费类电子产品 332.02 元,增长 21.1% ,约占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 11.47% 。
    
    ^^ 二、电视机
    
    深圳电视机制造始于 1981 年中国电子技术进出口公司深圳分部和深圳华强电子工业公司等,分别以 “ 三来一补 ” 方式进口 14” 佳丽彩、 NEC 、 JVC 品牌的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套件 (SKD) 进行组装。实际年产电视机 6.59 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 0.7 万台。
    
    1981 年 10 月 20 日,深圳市工业局、中国振华电子公司与香港陆氏实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深圳华发电子有限公司投资 500 万美元,引进年产 10 万台 PAL 、 NISC 、 SECCM 制式的 14″ - 22” 彩色电视机生产线 1 条。 1982 年 7 月,港商独资的陆氏实业 ( 蛇口 ) 有限公司在蛇口引进年产 10 万台 14” - 18” 佳丽彩色电视机生产线 1 条。同年 12 月,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引进年产 30 万台多制式的 4″ - 20” 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生产线 1 条。
    
    1983 年 10 月 28 日,深圳华发电子有限公司引进的佳丽彩生产线投产后,生产 14″ 的佳丽彩,产品 70% 出口,内销的快乐牌彩电按国家分配的内销指标销往全国各地,到 1985 年扩建为年产 45 万台。同年,陆氏实业 ( 蛇口 ) 有限公司的引进的佳丽彩彩电生产线也相继投产。
    
    1984 年 1 月,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引进的彩电生产线投产生产 14″ 的彩色电视机。是年 6 月 18 日,华利电子有限公司引进年产 15 万台 14″ - 20″SONY 牌彩色电视机生产线投产,生产 SONY 、 NEC 、 SEG 、 HUALI 牌的彩电。同年 6 月,深圳华强电子工业公司与日本三洋电子公司在来料加工的基础上投资 1000 万美元合资组建华强三洋电子有限公司,引进收录机生产线和年产 30 万台 14” - 20”SANYO 牌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生产多制式的 SANYO 牌和 HQ( 华强 ) 牌的彩色电视机,同年 7 月生产线投产。 1984 年全市生产电视机 18.98 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 18.25 万台。产值 1.87 亿元。
    
    到 1990 年,除原有的 5 家陆续扩大生产规模外,又先后成立了年产规模 5—10 万台的深圳世纪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富思特电子有限公司、深圳 RGB 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南风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飞跃电子有限公司、深圳美芝大华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攀创电子有限公司、均正 ( 深圳 ) 电子有限公司、深圳蓉发电子有限公司、中国深圳彩电总公司、宝声电子有限公司、深圳辉煌电子有限公司等 12 家合资、独资、合作、内联、集体和私营的企业。全市年产 14” - 22” 彩色电视机的能力达 270 万台和生产 4” - 7” 黑白电视机年产能力达 20 万台。实际年产电视机 259.06 万台,其中彩色电视 228.67 万台。出口 185.7 万台。深圳康佳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以年产 78.45 万台,居当年全国彩电产量最大的 55 家之首,康佳 KK - T920CII 彩色电视机亦在此时获国家银质奖。华强、华发、华利 3 家也分别名列前茅。
    
    进入 90 年代后,由于生产成本的急剧增加,从 1992 年开始出现部分企业将生产线迁出特区,分别到平湖镇和东莞市的塘厦镇、凤岗镇建厂,或通过兼并方式将内地的电视机厂变为生产深圳品牌的生产基地,如康佳集团公司除在沙河华侨城总部和东莞凤岗镇设厂外,从 1993 年到 1997 年,先后将包括黑龙江省牡丹江电视机厂在内的 3 个国内电视机生产厂全部兼并收购,分别重组为生产康佳牌彩色电视机的牡康、陕康、安康 3 个生产基地,使年产能力从原来不足 100 万台迅速扩大到 400 多万台,产量亦从 1990 年的 78.45 万台,扩大到 1997 年的 320.03 万台,在全国彩色电视机制造业中位列第二位。陆氏实业 ( 蛇口 ) 有限公司于 1996 年 6 月被惠州 TCL 有限公司兼并收购后,更名为 TCL 王牌电子 ( 深圳 ) 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 1 亿港元,年产能力也增到 100 万台。华强集团有限公司在东莞塘厦扩建新的生产基地后,生产能力也已提高到 100 万台。创维 RGB 电子有限公司将生产基地迁到平湖镇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年产能力从 60 万台增加到 1997 年的 127 万台,成为全国年产超百万台的 8 家企业之一。
    
    90 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彩电行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价格战,早期的电视机厂商或停业,或为知名品牌做代工,原来的品牌日渐式微,而康佳、创维、 TCL 等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壮大起来。到 2000 年以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随着平板显示技术、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各电视机厂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大力进行新产品开发,不断推出新产品,利用国内外的技术力量,不断地开发出各种新产品,先后研制出带丽音功能的、带画中画功能的、纯平、超平、镜面、 32” 双视窗 (16∶9) 宽幕的、 38” 超大屏的、 100HZ 的数码彩色电视机、背投电视、液晶电视、 STB 机顶盒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等等,彩电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康佳先后成功研制和推出了一系列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且具有极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如 87cm(34”) 、 97cm(38”) 大屏幕彩电、 100Hz 倍场彩电、 16 : 9 双视窗彩电、七彩小画仙彩壳电视、艺术电视、 DVD 电视、数字电视、柔性电视等。在全球华人世界率先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美国制式 (ATSC) 的高清晰数字电视,并建立了中国第一条高清晰数字电视生产线。近年来,康佳 “ 内地-深圳-海外 ” 三点一线的生产经营格局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国内东北、西北、华南、华东、西南分别建立了五大生产基地,海内外参 ( 控 ) 股企业达 20 多家,年总产量突破 1000 万台套。拥有发达而广泛的营销网络,国内销售分公司、经营部达 390 个,建立了 1000 多个稳定的经销点和 3100 个特约维修点,形成了功能完备、覆盖面广的多级市场营销网络,彩电的国内零售市场占有率居同行业前两名。
    
    创维集团下设彩电事业部、多媒体国际公司、信息技术公司、数字技术公司、显示技术公司、光电科技公司、创维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等七大产业公司。研制的主要产品有:数字高清背投、 DLP 光学背投、 LCOs 电视、等离子、液晶电视、各类纯平电视、数字电视机顶盒、 AV 产品、安防产品以及与数字电视产业链相关的产品。 2003 年产销彩电 820 万台,影音产品及数字机顶盒 200 多万台,销售额 120 亿元,出口创汇 2 亿多美元,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创维已成功挺进世界彩电十大品牌之列,并认定为 “ 中国名牌 ” 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是中国百强电子企业的核心成员。
    
    到 2003 年深圳的品牌电视机厂商只有康佳电子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创维- RGB 电子有限公司、 TCL 王牌电子 ( 深圳 ) 有限公司、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东莞华强三洋电子有限公司等几家,分别生产 KONKA( 康佳 ) 牌、 SKYWORTH( 创维 ) 牌、 TCL 牌、 HQ( 华强 ) 牌、 SANYO( 三洋 ) 牌彩色电视机,其他电视机厂基本都在为国内外品牌进行 OEM 加工。
    
    2003 年深圳彩色电视机产量达 1820.33 万台,比上年增长 36.5% ,出口 1406.00 万台。
    [page]
    
    ^^ 三、收录音机及组合音响
    
    ( 一 ) 收音机
    
    1978 年前,深圳无线电厂生产单波段收音机。 1978 年 11 月 16 日,深圳无线电厂 (1979 年更名为深圳市无线电工贸公司 ) 与香港环球电子有限公司在广州签订来料加工协议,同年 11 月 30 日引进 1 条加工电子产品的生产线, 1979 年加工收音机主板, 1980 年发展到装配收音机。同年,华强电子工业公司和新华电子厂分别给三洋公司和港商来料加工钟控收音机,年产 52.13 万部。
    
    80 年代,深圳先后有三洋电机 ( 蛇口 ) 有限公司也引进生产线生产三洋牌收音机、深圳电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赛格牌收音机、深圳大鹏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大鹏牌收音机、深圳深淳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十波段地球牌收音机、深圳京华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京华牌收音机。
    
    进入 90 年代后,收音机生产呈下降趋势,但仍有耀时实业 ( 深圳 ) 有限公司、深圳汇升电子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