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增加对中东欧投资 中国吸收外资面临竞争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时间:2003-02-26 21:45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目前世界对中东欧国家投资呈增加势头。由于匈牙利等国将于明年春天加入欧盟,外界普遍看好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前景。根据维也纳比较经济研究所发表的2002年中东欧地区经济报告,2002年该地区15国外资流入达到241亿美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据悉,对中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主体是发达国家民间企业,投资项目主体是汽车和零部件。在捷克,丰田和法国雪铁龙开始建立生产小型汽车的合资工厂,仅此一项,就带动捷克全年吸收外资达到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在斯洛伐克,雪铁龙准备独资建设汽车工厂,带动该国去年吸收外资增长2.7倍,达到40亿美元。
    
      由于汽车大企业相继进入该地区,直接带动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投资。在波兰和匈牙利,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相继投资或扩大投资。同时伴随经济增长,法国等一些服装大企业开始开设大型店铺,扩大在中东欧国家的销售网络。维也纳比较经济研究所认为,今年中东欧地区吸收外资仍将保持在180亿美元以上高水准。
    
      从当前世界投资流向看,在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投资中,中东欧地区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太平洋地区渐呈并肩之势。外界称,今后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吸引外资竞争将进一步激化。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预计,2003年全球新兴市场外资流量中,亚洲太平洋地区大约占50%,中南美和中东欧地区将各占20%,渐呈三足鼎立局势。而在1990年时,中南美国家吸收外资占到50%左右。
    
      国际金融协会指出,2003年决定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增长率、法律以及投资设施。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相同的一点是,都在制度层面引进了欧美型的公司法和国际会计标准,这对国际直接投资加速流入创造了条件。
    
      目前在中东欧国家中,把中国作为引资竞争对手的倾向有所抬头。今后几年预计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外资流入将达到1200亿美元。分析人士指出,在投资流量难以有大的增长情况下,中国如果要继续保持引资优势,在制度层面建设上继续领先于其他新兴国家是十分必要的。
    

(编辑 林帆)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